“陛下……文章臣能够写,不过臣能不能大胆就教,陛下为何要让臣接衍圣公的位置?”柳淳笑呵呵反问。
“臣向来不说大话,这部书臣都想好名字了,叫《大百科全书》。”柳淳信心实足道。
他让柳淳坐下,忍不住嘲弄道:“本来还觉得你能一呼百应呢,没想到竟然是举朝反对,你忸捏不?”
“陛下深谋远虑,臣五体投地。”
如果这么轻易干休,就不是永乐大帝了。
他只能闷声道:“唉,朝局如此,朕要推变法,要铲平士绅地主,阻力非常大。别看大要上没人敢反对,可暗里里,全都在扯朕的后腿。说到底,他们还都是读书人,恰好朕要管理这个国度,还离不开他们,这帮东西也是恃宠而骄啊!”
朱棣点头,“你说的这个例子很对,汉武之雄才大略,的确让人叹服,朕也有此意。”
结果以后,朱棣道:“就遵循这个方略办,你也去筹办筹办吧。”
畴昔士林和皇家是站在对峙面的,现在朱棣想让柳淳统领士林,做起事情天然就会轻易很多。
朱棣伸出巴掌,“五天,只要五天以后,人全都到齐,就在朝会上一局定乾坤!”朱棣信心实足,他瞧着二郎腿,不屑道:“老百姓常说事不过三,朕已经给了群臣两次机遇,如果他们还敢跳出来,持续禁止,朕不介怀砍几颗脑袋玩玩!”
说穿了,朱棣封圣,还是但愿减轻柳淳的权威,反过来,帮手他推行变法。
“陛下,臣但是师承名家,这么多年,在江湖和朝堂之间,做了很多事情,臣的体悟不算陋劣。经纬天下,治国安邦之论,臣肚子里有的是!”柳淳决定不藏着了,“只要略微给臣一点时候,臣就有掌控建立起一整套非常完整,涵盖万事万物的学问体系,臣能够修一套前所未有的著作,会完整颠覆读书人的思惟,能让大明朝完整不一样!”
这位用兵兵戈,固然喜好行险,但实际上倒是很谨慎,不会冒然脱手的。
柳淳太体味朱棣了。
柳淳笑呵呵去见朱棣,半点担忧都没有。小寺人也不敢多说,只是想不通,这位柳大人真是不普通,这年初不怕陛下生机的,宫里是皇后,宫外怕就是这位柳大人了。
管砍头叫玩玩,你可真是朱元璋的好儿子。
可如果给了两次机遇,还死不改过,那就是本身找死了。
只是朱棣忽视了,柳淳可不是董仲舒。他有更大的野心,或者说,柳淳有掌控,靠着本身的气力,登时成圣!
朱棣成心让柳淳封圣,也是想同一思惟,然后大刀阔斧,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
“陛下高屋建瓴,洞穿古今,今后成绩,必在汉武之上。”柳淳笑容可掬道。
“陛下,精于算计可不是好事,再说了,儒家学问,底子构不成周到的体系……就拿论语来讲,此中很多处所,都是自相冲突的。就算没有冲突,那也是精确非常的废话罢了。臣写的书,如何能够比不过呢?”
柳淳眨巴了一下眼睛,真没想到,本身在朱棣的眼里,竟然是这么个形象。
“多谢陛下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