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听了,只得住了声。
刘姥姥一边承诺着,一边捧着茶盅便喝。贾母这边的茶叶是雨前龙井,甜美安逸,又非常合适口味,加上刘姥姥之前在外甲等,已经渴了大半天,顿时一饮而尽,将茶盅喝了个底朝天。
世人都知贾母所行之令必得鸳鸯提着,故听了这话,都说“非常”。凤姐儿便拉了鸳鸯过来。
贾母笑道:“多谢操心。快喝茶罢。”
贾母忙赐了坐,有命人奉茶。
一时候平儿带着刘姥姥来了。
狗儿亦生一子,奶名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名唤青儿。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因狗儿白白天又作些生存,刘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妹两个无人把守,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度日。
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要其子,奶名狗儿,便是那刘姥姥的半子。
狗儿嘲笑道:“有法儿还比及这会子呢。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作官的朋友,有甚么体例可想的?便有,也只怕他们一定来理我们呢!”
贾母见了,不由欢乐,忙命人再泡一盅来。
谁知狗儿利名心最重,听如此一说,心下便有些活动起来。又听他老婆这话,便笑接道:“姥姥既如此说,何况当年你又见过这姑太太一次,何不你白叟家明日就走一趟,先尝尝风头再说。”
鸳鸯忍笑点了点头,端着茶盅出去了。
是以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我们村落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故乡之福,吃喝惯了,现在以是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活力,成个甚么男人汉大丈夫呢!现在我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各处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在家跳蹋会子也不顶用。”
因一年秋尽冬初,气候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
王夫人笑道:“既行令,还叫鸳鸯姐姐来行更好。”
不想那贾府倒是极乐善好施的,送了很多财物和银两给刘姥姥。归去后一年的生存不但有了下落,又买了很多小鸡小鸭并生果蔬菜的种子,日子过得倒也殷实了。
那刘姥姥想着:半子是个男人,又如许个嘴脸,天然去不得。女儿年青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便只得凭着一张老脸去碰一碰。公然有些好处,大师都无益;便是没银子来,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平生。
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遇,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遇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现在天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靠近他,故冷淡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蜜斯实在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现在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现在上了年纪,更加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现在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我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怀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如果他发一点美意,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刘姥姥笑到:“本年雨水不错,多打了两石粮食,生果蔬菜也非常丰厚。这又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有敢卖,留着尖儿贡献姑奶奶和女人们尝尝。想必女人们每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菜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