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韶华说话,宁湛已携她来到外殿。外殿中,已传好了御膳。一张长十二米,宽五米的梨花木御案安排在大殿中心,上面以九枝金盘,高足银盅,蕖叶碗,白玉盏等华贵讲求的食器盛着各色烹制得色香味俱全的食品。
宁湛这才想起,喝药前,他已叮咛了传膳。宁湛邀韶华一起用膳,韶华望了一眼面沉如铁的老宫监,还是决定不要应战这位品级轨制的忠厚卫羽士的极限,筹办告别拜别,“不了,我……末将还是回府去了。”
韶华望着宁湛,心中滋味庞大,做一个乱世明君,所需求的聪明见地,胆略勇气,并不比做一名乱世武将少。世事通俗,他和她为了达到终究的目标,都不得不采纳愿意的手腕,他为了集权愿意行事,她为了平乱而以杀止杀。
宁湛皱起眉头,冷冷地看着许忠,“不过是减几道底子就不会动箸的菜,收敛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场面,不见得会损了帝威吧?”
宁湛闻言,望了一眼韶华,道:“青阳想必也看破了轩辕楚的战略,才先发制人,先攻轩辕楚之军。这场战役一拉开序幕,西南边的百姓,又将堕入水火当中了。”
百里策放下一枚白子:“恰是。如果不是您派人入翡城行刺皓王,并假装成端木寻教唆,皓王不会禁足端木寻,翡城不会变得局势严峻,风声鹤唳,龙断雪也不会半途归去救端木寻。”
若国边疆有一座景山,北临紫塞,南望盐泽,淇水出焉,东流至珍珠海。景山盛产铁矿,铜矿,景山下的景城是若国三大兵器冶铸地之一,对若国具有极其首要的军事意义。
百里策垂首道:“皓国恐怕要变天。”
百里策也道:“万寿日期间,玉京鱼龙稠浊,年主将还须坐镇玉京,保卫帝都安然。”
百里策行动仓促,走进御书房,施礼:“拜见圣上。”
百里策道:“紫塞宽广,东接梦华,南接若国,西接越国。越国,若国在紫塞开战,我方需求调遣强将去镇守紫塞四周的边壤,以防万一。”
宁湛拉住韶华,“晚膳后,太傅要进宫议事,我想你也参与。你现在出宫,等一会儿又来,不是太费事了吗?”
宁湛,百里策,韶华在灯下瞻望了一番景城军情,窗外已是月上中天。景城的话题告一段落,百里策又禀报了一条动静:“据驿使来报,皓国贺寿使节的步队行到雍城时,玄龙大将军龙断雪接到急令,已敏捷赶回皓国王城――翡城,不再来玉京贺寿。”
韶华看完奏折的内容,堕入了沉吟,过了一会儿,才开口:“景城是孤城,轩辕楚不出兵,恐怕是想比及夏季,行围城之计。”
宁湛苦笑,道:“实在,朕也对此心有微词,但这是不成摆荡的皇室场面,祖宗端方。明显已是风雨飘摇,国库空虚,可这些颜面上的虚礼却还是不得不保持下去,以保护天子那好笑的严肃。”
宁湛点头,“太傅所言极是。这类环境下,李元修是不二的镇边人选,但他现在正带着玄武骑在西北边疆安定蛮部兵变,一时召不返来……”
宁湛道:“宣。”
老宫监的呈现,打乱了一室温馨绮情。许忠悄悄翻了一个白眼,躬身道:“圣上,晚膳已传毕,请移驾外殿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