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能够失守,但巢湖和皖县不能丢,因为这是必须死守的处所。
庐江郡地里位置优胜,如果说寿春是抵挡北方中原的重城,把握着江南和中原的攻守之势。那么庐江就是江南的咽喉,只要把握了这里,就能源源不竭吸纳灾黎,就能在局势之下滚滚南下,构成居高临下之势。
“诺”
“有七千兵马在巢湖驻守,可让庐江的压力少去一半,剩下的父执在带领三千兵马驻守郡府以及六安侯国便可”
“孙氏本来就已经式微,只是因为孙长沙的俄然崛起而再次答复,别看合肥侯国驻扎的五千兵马自号孙氏精兵。实在自从孙长沙战死以后,其部下早已四散,只留下私兵三百。袁州牧以这三百兵马为骨干,招募了这支孙氏之兵。名为孙氏,实在尽归寿春。故此就算斩杀了孙策,也不能让驻守在合肥侯国的兵马崩溃,不但如此私兵部曲尽忠的是孙氏,孙氏当中又岂止一个孙策?一旦孙策死在此地,必将会激起孙氏的反击,到时候岂不是得不偿失”
平心而论表兄不是一个不顾大局之人,只是在针对孙策的事情上,未免有些过分了。一旦斩杀孙策的事情被鼓吹出去,到时候所形成的影响只怕会大到不成设想的境地。毕竟孙策是以寿春袁州牧使者的身份前来的。
庐江郡府城墙之上。
“此乃庐江郡,我们毕竟是客人,既然其首要放虎归山你又有何罪之有”
莫非不伏杀孙策,这些费事本身就不会晤对了吗?莫非不杀孙策,袁术就能燃烧不兼并扬州六郡之心?期间已经变了,大争之世已经到临。好笑陆康竟然看不明白,还用之前的法则去行事,必定会吃上一个大亏。
贾念对着邓当反问,回身看向站在前面的数十名将士,双目中充满了严肃。
贾念逐步堕入到深思当中,目光在火线环顾。
“弟倒不这么以为”
“父执率兵返回又不见他和邓当同业,看来孙策十有八九已然逃离”
看着顾雍的背影,贾念不假思考的跟了上去。
“莫非孙氏不敷以让人顾忌吗?”
“这?”
这年初袁术都已经自领州牧,另有甚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陆太守对此事仿佛非常不悦,扬言要让我豫章给其一个交代”
但愿这位父执能看清局势,但愿这位父执不要再犯如许的弊端,如若不然本身也就只能做两手筹办了。虽说如许的成果不是本身想看到的,但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倘使和斩杀孙策、周瑜比拟,为兄更甘心面对那些士气大涨的合肥侯国兵马以及袁术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