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尚可喜拔剑。
“真死了?”
到现在,任城县的名字逐步被拔除,人们也不再称县城,而直接称济宁州城或州城。
在搜刮了一个时候后,他们得出结论,尚可喜确切死了,举火自焚而死。
“大王,实在不可我们一起降了吧!”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要两条路,降明,或答应存一命,但在辽东的家人必死。或者如尚可喜一样他杀,用本身的命换家人的命。他们死了,还能得个战死之名,妻儿还能有抚恤。
本觉得逃至济宁便可得救,可谁知一起奔逃至此,济宁竟然成了一座空城,本该领兵六千驻于此的智顺王耿仲明竟然早就撤离了此地,独留空城一座,并且城中粮草皆无,百姓也都弃城逃荒去了。
尚可喜双目无光,眼神焕散。
如果耿仲明六千兵仍在,那凭这座砖城,加上不远的兖州八旗雄师,完整能够不惧明军。
“大王?”明贼要攻上来了。“我已经让弟兄们分守四门,可我们人太少了。”
他就剩下九十八骑,分守四门都不敷。
那是别人生最成心义的十年。
把那具烧的半焦的尸身收敛起来,张名斌让人从速向火线报捷。
“让我们为大王焚化,不让明贼辱大王尸身!”
“没用的。”
火灭。
“看模样是死了。”
“我亦不肯降明!”
一起奔逃人马怠倦,还不及分开,明军金吾马队已经追了上来。
“我曾是明臣,可早是畴昔,我十二年前渡海降清,便不再是明臣了。大清待我不薄,我又岂能几次无常。”
“我们只带了一匹马跑出来,这一起人疲马困,现在内里这么多明骑,底子不成能再逃回兖州去。
张名斌都有几分不太信赖,派人持续搜刮全城,成果马也找到了,找到九十八匹马。
九十八骑,人马皆疲备饥饿,独守一座空城。
城上又有城楼、炮台、女墙、垛口,下有护城河,四门外各有吊桥,城墙内四角各有海子,另有外城、圩门和外壕。
这里就是我闭幕之地!”
他是被迫投降后金的,为了大明朝,他的家属死了几百口。
“我身后,你们砍下我首级,开城投降吧,或许能得明军饶一性命。”
尚可喜在辽东海州另有家人,另有部将们,他另有七个儿子,最小的儿子才刚出世,如果他现在投降,在海州的族人们必定难以幸免。
尚可喜挥剑自刎。
看着那面明旗,尚可喜脸上竟然暴露了笑容。
一代枭雄,就此死在了济宁空城。
尚可喜却没有半丝镇静,他看着还是当年从东江一起跟从他的中军官,“耿老二用心要借刀杀人,陷我于死地也。孔有德之前在夏镇失手,必定清楚明军气力,却用心一字不提,让我代为前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