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乱事正炽[第1页/共4页]

周瑜长叹一声,只得临时抛开了邪念,领兵前去围歼。不料方才埋伏起来,就见一面褴褛的孙字大旗呈现在视野当中。周瑜一惊,细心一打量,顿时猜到此队人马非是会稽山越人,而是月火线才被袁术雄师败北,逃入南部深山当中的孙策一军余部。

孙策说道:“只恐韩氏不肯轻放公瑾拜别。”

杨奉、董承闻后,心中不安,相互计议休咎?董承以为反对韩氏之兖州军已败,而豫州反对之人却少,可见杨彪等人无能为也,心中很有悔怨之念。杨奉因而与董承秘议诛杀百官以迎韩斌。

何逸帮解释道:“杨太尉莫要藐视这黄口小儿,韩斌此子的确人如其名,文武双全,并且少大哥成,十清楚智。我家往年有事不能决择之时,就数次咨询过他的定见,每有所中。若非其母是我何氏之妇,说不定他将是韩易最为优良的担当人。如有他担当韩氏之业,当可保我何氏数十年的繁华也。吾亦用不了从了你等之意,夺韩氏之基以自肥了。”

孙策说道:“我当初既然弃了韩氏,现在再投韩氏不知可否?”

周瑜说道:“无妨,我这有五千新得之兵,尚未上报给豫章邱太守晓得,可借与大兄一用。”

时有谯郡的曹氏、夏侯氏族人闻知大喜,聚宗族之兵千余人,欲请曹昂为将,投奔刘繇。曹昂以父亲曹操身在河北为敌,韩氏却没有苛待曹氏、夏侯氏,是以不便落井下石,因而不该。两族中人无法,只得以曹休为将,夏侯杰、夏侯恩为辅,投奔刘繇。

只是如此一来,孙策于吴郡中的民气大失,也被会稽太守王朗所惧。王朗因而转而投奔袁术,与袁军合攻孙策。孙策左抵右挡不住,一起向西南败退。最后逃入了会稽群山当中,又被山越人所袭。比及再度出山之时,雄师只剩戋戋千余人了。

正巧刘繇威惧东郡的韩氏十万雄师,不敢在兖州之地多留。闻诏后欣然领命,留山阳郡钜野人李典为校尉,领兵数千守兖州,自领三万雄师望汝南奔来。

孙策忙问道:“当去往那边?”

孙策从周瑜之言,领兵转向荆南而去。庐陵令朱宁听闻孙策之过后,复助其军粮一万石,以便在荆南管束住荆州的刘表,不让刘表有闲心过问中原之事。

无了何逸这车骑将军的名头,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只得以三公秉政。杨奉、董承固然应召前来,但汝南的兵力过少,又要防备城外的尹离雄师。因而急召新任命的兖州牧刘鲧,速速领兖州之兵三万前来汝南平叛。

韩易拥有豫州牧时长,豫州之地能召来反对之兵过少,只要万余人摆布。而兖州倒是昔日为刘岱、曹操之牧所,没有经历大战役夺,是以反对之人极多。此中又以刘氏、曹氏、夏侯氏的族报酬多。杨彪以刘岱之弟刘繇为兖州牧,正得当时也。

韩斌领军数次攻打平舆城不下,听闻刘繇领兵将至,又使吕蒙领兵返身击之。刘繇一军刚从兖州远来,被吕蒙在陈县以逸待劳,一鼓破之,生虏极多。曹氏、夏侯氏亡者极多,只要曹休等将逃亡河北,投奔曹操去了。

孙策之势为吴郡太守陈瑀所忌,但袁术的打击迫在眉结,却也不好过内部操戈。陈瑀只得任命孙策为别部司马,附属于吴郡都尉许贡麾下,防备袁术军。

周瑜笑道:“我于韩氏又非甚么首要的人物,将来韩氏之主又非朱宁统统,我留不留在韩氏,并无大碍。若将来朱宁为韩氏之主时,我或者会复投韩氏也不必然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