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邱易在旁,早就等得心热,想要早些召到一曲精兵强卒。因而顺服民意,让两府的仆人先搬出一张案几,由自已预先召兵。
直到巳时,才见近二百人赶着数十辆马车,抬着案几缓缓的走出城门。穷户们全都一窝蜂的涌了畴昔,却见马车上满是行军安营之类的什物,并不见任何赋税的踪迹。不等他们停下,便有人大呼问道:“五铢钱呢?粮食呢?如何甚么都没有?”
邱易说道:“不消了,你们也要速速立好营寨,筹办募集之事,我就不劳烦你们了。”
十名仆人畏畏缩缩的颤抖着,你推我让的派出一名稍稍胆小之人,那人说道:“昨日听闻姑爷被两位老爷点为义勇兵卒之曲长,便有很多人说姑爷忽得了二百兵马之大权,为了便于统兵,必会斩杀一些常日里怠慢过姑爷的仆人,以请愿风。奴婢们暮年间曾怠慢过姑爷,本日被他们推出,就是要让姑爷立威的。但奴婢们不想死,还请姑爷部下包涵,饶赎过奴婢们此次……”
领头的一名仆人总管神情的喝骂道:“让开让开,急甚么?待会被应募上之人自会发下竹筹,可凭竹筹前去城中的朱、邱两府支付赋税便是。”
因为此次邱易是以新军义勇兵卒曲长的身份前来的,众仆人可不知两位老爷手中的名单详情。也不知那个会如此的不幸,分到他的那一曲为官。如果被他记恨了,今后还不找借口以军法措置了自已,不值当。
两府仆人天然熟谙这邱府的庶宗子,与朱府大蜜斯的嫯婿。固然邱易在两府中的身份不高,但众仆人也只能是在府中才看他不起。
邱、朱两氏一贯薄待于已,邱易也曾想过要分开邱、朱两家远走高飞。但是除了朱氏中有二子一时放之不下,另有便是时人最看重恩德之情,如果自已忘恩负义,只记仇怨不记恩德。那么不管自已有多大的才气,毕竟不会获得别人的重用与信赖。
穷户们这才松了口气,仆人总管又喝令世人排好行列,筹办募集事件,世人因而在推推耸耸中排好了数队行列。但是朱、邱两府的仆人还要先立好营帐,才气正式的召兵。又让穷户们好一阵的不满,但是权在别人手里,就是再不满又能如何。
这总管随朱氏之姓,名栗,是朱府中的保护总管,常日里也算是豪勇之辈,善于使一柄大刀。邱易猜想他不是安排为一曲曲长,便是一屯屯长。今后好歹也算是同僚,因而客气的略略回礼道:“多谢朱栗总管了。”
邱易不由哑然发笑,的确,面前这伙人自已是一点印象也无,即便是获咎过自已,也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情。何况真正获咎自已的并不在这,真正让自已仇恨的是邱氏那名黑衣老仆,邱质。当年自已差点被药死,便是他下的毒手。幸亏当时的陆平机警,唤来了方才十岁的邱瑞救场,方才逃过一命。
这是县君的机遇,也是朱、邱两家晋升自家名誉与职位的机遇,何尝不是自已洗清赘婿这身份的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