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二帝临朝[第1页/共2页]

这一下还在雒阳的张平变的非常难堪。长安、弘农两个新帝,而两个新帝恰好又全都是假的,张划一一众承平军固然心中明白,但是这话说出去却没人信,毕竟一个是有太皇太后董氏和太后何氏承认的,另一个则是由朝中百官公认的,这一下让张平局中真正的刘协要如何自处?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说吧,有了长安、弘农两个新帝,这雒阳再出一个新帝,就成了一场闹剧,也没有人会信赖雒阳的新帝是真的,毕竟他手中既没有太后,也没有百官;并且三帝同存,汉室颜面必将再次扫地,汉室威望荡然无存,这天下只怕就在没人听天子的了。但是不说吧,让真正的刘协要如何办?莫非就此隐姓埋名?那是绝对不成能的,那意味一来张平再也没有了天子这张王牌,他先前的打算都化为泡影,二来这汉室的天下怕是就再也不姓刘了,毕竟刘协才是独一的皇室正统血脉。

董后看出了张温的踌躇,却不想给他考虑的机遇,直接便又开口道:“张爱卿,这城中,一应事物还请爱卿多多操心,至于马腾、吕布二人皆是英勇善战之事,现在我朝用人之际,爱卿与他二人此前如有嫌隙,还望爱卿担待包涵一二。”董后本来想让张温主政,让他将兵马交由马腾、吕布二人统领,不过一想如许张温必定不会承诺,没准还会引发张温的恶感,董后干脆也就不说此话,只是叮咛张温与马腾、吕布尽释前嫌,勿要再内哄。

张温看着这个奇特的祖孙两人,心中悄悄感喟,面上却更加恭敬。

百官为董卓所逼使,不得不低头,承认了董卓所指的新帝刘协。因而同年八月,董卓宣布新帝迁都弘农,董卓自领丞相、太师,郿国公,统领朝中一应大小事件。

这边长安动静方才传出,那便弘农的董卓也是不甘孤单。弘农是个小城,并不大,比起雒阳、长安这类都城来讲,倒是小了不止一筹,不过即便如此,董卓在占有了弘农后,亦是不甘于此。他出逃雒阳时从雒阳卷积了大量的财产,他便命人营建宫殿,扩建城池。同时因为有百官在手,董卓又岂能看着长安那便把本身撇开。不晓得董卓从哪再次找来一个四五岁的孩童,直言此乃新帝,让百官朝见,百官实在并未见过真正的刘协到底长甚么样,现在在董卓的逼迫下,董卓说谁是新帝谁就是新帝。

董后也不是没想过别的体例,比如联络张平,让真刘协即位称帝,但是董后身边一来底子联络不上张平,二来也无可用之人,为了保住本身的性命,董后不得不低头认了这个假刘协,保护住皇室的庄严。

“张爱卿,现在汉室陵夷,新帝迁都长安,统统还得仰仗张爱卿筹划,本宫记得爱卿在大司农一名上做过很多年,想来对治国理政当有独到观点。”

张温想了想,终究还是动了心,向着董后和新帝拜倒,接下了董后的封赐。

公元一九零年,初平元年七月,新帝迁都长安,封张温为丞相,晋温候,总领朝中一应事件;封马腾为车骑将军、凉州刺史,晋新息候,统领凉州兵马;封吕布为前将军,执金吾,冠军候,护佑新帝及二后全面。封孙坚为后将军,城门校尉,总督长安城防。其他跟从张温的一应部属包含王匡、鲍鸿、夏牟诸人皆各有封赏。

张温连称不敢,心中却在深思董后为何要与他提及这个。不过也无需他再多想,董后便已揭开了答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