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劭未推测郑玄对刘备评价如此之高,惊奇道:“不料郑师对刘青州期许至此?”
蔡琰传授的是六艺中的“乐”,即音乐。据传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苌弘便是“碧血赤忱”、“苌弘化碧”的配角,师襄教给孔子风雅之音《文王操》。蔡琰也是从琴教起。蔡邕名传天下,蔡琰乃其嫡传,又是女子,开讲之日,门生云集,非论是刘晔如许已经在刘备权势中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还是诸葛亮如许的天赋少年,都巴巴地跑了来,足足有百人之多,将全部讲堂挤得水泄不通。都是知慕少艾的年纪,看美女的心机还是居多。
既然是歌诗,是要唱的。但蔡琰并未开口,而仅仅操琴。她指法纯熟,弹奏投入,将全部大讲堂都填满温和蔼氛。
郑玄点头道:“刘玄德胸怀天下,正视儒术,实百姓之幸!”
郑玄让赵商引应劭退席坐下,盯着他道:“吾老矣,然见事多也,刘玄德才兼文武,有光武之器,仲瑷且不成犹疑两端。”
在郑玄自公元一六八至公元一八四年被监禁期间,应劭曾在公元一七三年二十岁时从故乡汝南至青州,跟从郑玄学习过一段时候,后因父老而回籍,三十多岁被汝南郡举为孝廉,三年前被朝廷任命为泰山太守。
一曲既终,峨冠中年人带头鼓掌,堂上掌声雷动。中年人眼圈发红,叹道:“不料又闻天音!蔡师后继有人也!”遥遥向蔡琰举手表示,感喟而去。
应劭此番到临菑乃是受刘备军令,调集各地郡守、将领,共商大计。他固然仍旧担负泰山太守,但军队全数被刘备收编,只给他留了些许卫士,只能管民,不能管军,说实话心中是有些憋闷的。但要挂冠而去又有些舍不得,毕竟太守乃是两千石的高官。明日才要集会,应劭干脆到青州学宫拜见郑玄,路过蔡琰讲课的讲堂,才有了刚才的故事。
《鹿鸣》一字一音,四五字一节,曲调舒缓,温和有致,好像东风拂面,又如笑意低徊,非常美好。
蔡琰出来教乐,心中实在是不肯的。她名昭姬,就代表着父亲蔡邕对她的期许——向班昭学习。班昭乃班固、班超之妹,以续写《汉书》、著作《女诫》闻名,因嫁到曹家,人称“曹大师(音姑)”,乃是一代才女。但是这个才女所著的《女诫》中却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在“佳耦”篇中,以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奉侍;主张“男人以刚烈为贵,女子以荏弱为美,不管是非曲直,女子该当无前提地顺服丈夫;还夸大“贞女不嫁二夫”。是以以蔡邕对蔡琰的教诲,让她出来抛头露面是违背她的志愿的。
应劭心中震惊,久久不语。他与袁绍干系非常,乃是汝南同亲,又都是公族以后,自幼就有友情,这段时候何尝没有投奔袁绍之意,听了郑玄的话,才真正震惊了他。细心比较袁绍与刘备,心中的天平垂垂向刘备倾斜。
刘备前后代灵魂已经融为一体,心中却没有这么多拘泥,以为蔡琰既然有才,不消就是华侈,趁女人还没被后代礼教束缚得那么短长,正要副本清源。是以他亲身召见蔡琰,尽力压服。蔡琰不是个刚烈的性子,见刘备对峙,也只得依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