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牵着林煜穿过一道垂花门,两边都是抄手游廊,颠末抄手游廊,便是三间厅,厅后就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是穿山游廊配房。
这日巳时,有小厮来报到了都中船埠。麦冬几个都晓得明天要到都城,行李都清算安妥了,听了信儿,跟着林煜来到船面,等着下船。
这林管家年过花甲,手脚还挺利索的,见了林如海就跪了下来,冲动的不能自已,林如海又赶紧搀他起来,看他这把年纪,估计是看着林如海长大的,两人说了几句话,林管家又看到站在林如海身边的林煜,笑道:“这就是大爷了吧。”说完就要施礼,林煜侧身避过,林如海也道不必如此。
此时正值阳春三月,运河两岸已是春意盎然。相同南北的大运河从扬州到都城段长达两千多里,这两千多里的水路要走一个多月。不过林煜坐的是官船,能够优先通过关隘,别的船也会遁藏,二十来天就会到都城。
林煜辞了林如海来到配房,麦冬几个还在清算行李,配房里的铺盖陈列都是齐备的,麦冬正将林煜的常用衣物拿出来,见林煜返来,便笑道:“哥儿歇息一下吧,这儿的铺盖都是才浆洗过的。”
麦冬几个听到了,行了一礼,便去左边配房清算行李了。
林煜站在船面向外了望,只见水面上舟楫相连,连绵数里,不见绝顶。这些船仅是漕船,为保漕运,浅显商船只能到通州段。这些漕粮供应着都城近百万人的口粮,不容有失。
麦冬笑道:“是两个林管事的女儿,林管家的孙女。”
不过林如海这官船还是有特权的,很快就安排停靠船埠,筹办登岸了。留在都中看屋子的林管家也早早在岸边侯着,身后一溜十几辆坐人和拉行李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