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在侧的四位门徒窥见老者异状,齐齐探过甚来,但见纸上写着一行硬笔行书:武道神话现,邀兄于富士山一会!
须知,此处是海下七八米,水的阻力非常沉重,那人竟在海下,将千余斤的铅球,拨弄得滴溜乱转,的确就是神力惊人。
金钟罩铁布衫纯是横练工夫,练到顶峰刀枪不入,水火难侵,也非传说,但要练到顶峰,何其难也,浸淫此道之辈,要达顶峰之境,也是万中无一,而面前这位枯瘦老者本日跨入龙吟虎啸之境,明显已冲破至金钟罩铁布衫之最高境地,是当世稀有之绝顶妙手。
一只陶瓷小豬,三寸是非,宽约半指,肚圆鼻凸,憨态可掬,胎如翼薄,光彩透明,若非精研瓷器之辈,偶得此物,必觉得是传说中之钧瓷,而实则,这不过是岛国平常瓷器作坊里的一件浅显工艺品。
本来,现在这湾流中心的水面之下七八米位置,正有一人,屈身蹲胯,双足如老树盘根,直直定在海底,左手抱阳,右手负阴,怀中抱着个直径约米余的乌黑铅球,但见他双手拨弄太极,那约莫千余斤的铁球竟在他怀中滴溜溜转动起来。
砰砰砰砰。但听四声脆响,锤破,枪断,刀折,斧裂,那老者竟用血肉之躯崩断了四柄精铁锻造的沉重兵器。
那人行到铅球边,悄悄抬脚,在铅球上一磕,顷刻,那铅球猛地一颤,便跃坑而出,那人伸手一抄,沉重的铅球便落入掌中。
<center></center>
沧海无极,朝晖夕阴,最是变更莫测,奎木崖边涛高浪急,西行六十余里的一处海疆,却恰是天蓝云白的好气候,金饰的沙岸,温润的海平面上,沙鸥翔集,本地岸线,岸芷汀兰,瑟瑟摇风。
忽地。那老者紧闭的嘴巴张大开来,仰天长啸,顷刻,便有龙吟虎啸之声传来。
目睹那铅球便要坠回海面,那人竟也越海而出,一对普浅显通的拳头直直轰中了铅球,顷刻,那铅球好似被巨人踢了一球,电光普通飞出二十余米,直直砸落在沙岸上,钉出个老迈深坑。
苦金刚如何能反对这类和武道神话比武的**,便是飞蛾扑火,他也在所不吝。
却说,“苦金刚”师徒五人正在叙话,忽听云外一声鹤鸣,一只白鹤破空而来,枯瘦老者吃了一惊,伸脱手臂待那白鹤缓缓落在臂间,从鹤左脚取下一只指头粗细的翠绿竹筒,拍开竹封,拣出一个纸团,布展开来,嚯地一下,浑浊双目间射出两道闪电。
别人正拨弄到兴头,铅球转得块到看不清影子,就在这时,天空之上,一声清脆鹤鸣,破云而来。
屈身蹲胯,那人竟再度按摩起这庞大铅球起来。
明显,这声音并非出自口中,而是从腹部鼓胀而出。
砰!
说来也是偶合,此枯瘦老者三十年前便在岛国武道界,仗得一身横练工夫,早早闯出偌大申明,唤作“苦金刚”。
………………
三十年前,“苦金刚”修习武道,遭受瓶颈,十余年再难寸进,“苦金刚”一怒之下,遁入深山,苦修十余载,终究在本日,也就是薛老三身赴岛国之日,突破瓶颈,得成绝顶妙手。
而每当激流暗涌,冲刷在铁球之上身,那人便鼓胀腰腹,收回嗡鸣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