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刺节真邪篇第七十五[第2页/共3页]

岐伯曰: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

黄帝曰:善。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岐伯曰:是阳气不足而阴气不敷,阴气不敷则内热,阳气不足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成近身,又不成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不足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帝曰:善。

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黄帝曰:官针何如?

黄帝曰:善。取之何如?

岐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噎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

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岐伯曰:泻其不足,补其不敷,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黄帝曰:善。取之何如?

黄帝曰: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

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日振埃,二曰发,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此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此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荏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黄帝曰:刺节言彻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俞,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

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敷,实者不足,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倒置无常,甚于利诱。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黄帝曰:善。

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黄帝曰:刺节言发,余不得其意。夫发朦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腑输,去腑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

虚邪当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抟于骨,则为骨痹。抟于筋,则为筋挛。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来往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为痹。卫气不可,则为不仁。

黄帝曰:取之稀有乎?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固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