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有间客栈[第2页/共4页]

正月二十,一支浩浩大荡、范围非常庞大的车队行走在剧县至青州州府临甾的官道之上。恰是寒冬时节,前两日又飘了些雪,门路上泥泞不堪,不时有人畜滑倒,引来一阵呼喊喝骂,就连车队上插的写着“北海郡守陆”、“奉旨御赋”的旗号也东倒西歪,还飞溅上了很多泥点,看起来苦楚非常。

与普通人的设想分歧,夏朝的“赋”和“税”是两种完整分歧的东西。税的征收程度实在相称昂贵,除了偶尔的战役年代有加税的时候,其他大多保持在三十税一的程度,哪怕再普通的穷户也能轻松交纳,并且税是属于处所本身的财务支出。至于交给国度的才称之为“赋”,这赋的项目就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了,有‘算赋’,就是成年人按人头纳赋;有‘口赋’,也就是孩童的人头赋;另有‘更赋’,这是为了免除戊边的劳役而设,别的另有‘户赋’、‘平赋’等等,而纳赋的金额也按照各代的水准而有所分歧。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孝武天子期间,因为频繁的对外战役,纳赋水准达到了每年每人近300钱!但即便是纳赋最轻的孝纯天子期间,纳赋也有每年每人120钱。本朝的纳赋程度根基稳定在每年每人180钱摆布,北海郡人丁72万,年纳赋为一亿三千万钱摆布,春季上缴一半就有六千五百万钱!

任务称呼:风起

…………

武官闻言晓得他动了心,现在只不过是装装模样罢了,当即劝道:“公子一片公心,末将佩服!不过此地乃青州腹心,剧县、临甾相距都不过数十里,哪有宵小敢来捻虎须?再说公子不过是去暂歇,寻些吃食,大不了用完餐再来监督不迟!”

这支车队恰是北海去往青州府的解粮步队。剧县与州治临甾的间隔很近,前后加一起也不过一百二十里,如果抓紧时候一天即至。不过押送粮赋的大车本就粗笨不堪,加上门路湿滑,行进速率奇慢,早间从剧县解缆,行至申时也不过走了一半的路程。

正自烦躁间,前锋的那名武官俄然上前,乐呵呵的抱拳对陆闵道:“启禀公子,方才探马来报,河对岸处有间堆栈,不如留下些校官在此清算步队便可,公子移驾前去对岸堆栈稍歇,寻些热食喝杯水酒暖身,总好过在此吹冷风罢?”

武官从速答复:“浊水在与官道相连之处只要一座渡桥,宽不过两丈,仅容一辆大车通过,是以全军只能鱼贯而行,耗时很久,如果全军抢渡,恐怕要到深夜方能通过。末将见天气已晚,考虑是否全军暂在河边过夜,待明日天亮再启路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