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如何能够?陛下,臣觉得起码得三十万!”
恭维阿谀之言,一浪高似一浪。陆承启听了都有些飘飘然,这些文官因为晓得小天子不喜拍马屁,以是他们现在都学精了,拍的马匹如同三月东风,不经意间沁入心脾,偶然候陆承启不察,都会感觉很受用。公然,拍马屁的技术,在严苛的要求下,是会进步的。
“陛下,臣觉得要出兵二十万,方能迫使安南昂首称臣!”
有见地的文官,已经在脸上闪现出担忧的神采来。(未完待续。)
……
陆承启等他们争个够了,才缓缓定夺道:“众卿稍安勿躁,另有一个好动静未曾说呢?”
“陛下圣明!”
群情声停了下来后,文武百官问道:“敢问陛下,好动静是?”
“三十万?军需辎重,谁来卖力?”这是一个武将辩驳的,“长安去安南,何止千里,展转一月不足。三十万人,粮草辎重装备,真乃个数以千计,数以万计!”
以是说文官只懂纸上谈兵,却不顾士卒千里跋涉之苦。
陆承启对劲洋洋地说道:“不但如此,折将军连同禁军厢正批示使卢尘洹,已然攻入了安南要地。只恨兵力太少,不然安南早已灭国!据监察司禀报,卢将军已然攻破安南京都升龙城,军事重镇宣光州、安沛府……”
不但底下文官“群情激愤”,就连一贯沉稳,不主张战事的左谏议大夫云枫都朗声说道:“陛下,安南本为我中原一府,前朝时自主为国,本就该征讨了。太祖高宗时,顾及百姓比年战乱之苦,方才对安南一再谦让。那安南却得寸进尺,近些年来频频犯边,乃至将我邕州知州苏缄殛毙,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州灭亡者几十余万人,俘虏三州人而还,这笔血债至今未曾清理!今我大顺兵强马壮,若再不征讨一番,那安南小国,真当我大顺是个软柿子么!”
陆承启感喟了一声,幸亏他也不筹办依托这些文官兵戈,你好好办理好内政就成了。兵戈的事,还是交给武将吧!
不缺马的大顺,腰杆就挺直了起来。
此言一出,更是满朝哗然。
陆承启本身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他本来还觉得要华侈好一番口舌,唇枪激辩以后,才气如愿以偿。却不料这些文官仅仅是怕辽国罢了,其他诸国,在他们眼中都是不值一提。而究竟,仿佛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