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这便是你击登闻鼓所为二事?”
至于熙宁变法的效果,客观来讲,还是不错的。重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保守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这十五年间所公布的新法,在财务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哪怕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也还是让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获得改良。若北宋没有熙宁变法,也不晓得可否挡得住辽国的入侵。恐怕女真人没崛起之前,北宋就亡国了。
陆承启迷惑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哦,且说来听听。”
从这方面来看,王安石的才气无庸置疑。他是一个好官员,却不是一个好政治家。政治是让步的艺术,为了达到目标,恰当的让步不是软弱,而是为了今后着想。官员和政治家是两回事,做得了好官,却不必然当得好政治家。这也是为甚么很多好官难以升迁的启事,得了口碑,却不懂让步,不懂凑趣,不懂疏浚枢纽,天然升姑息慢。
王安石闻言,稍稍有些绝望。可也晓得,陆承启说的不是谎话。大顺不似前朝那般,政事未几,天子能够整日作乐。即便设立了内阁,天子要措置的政事还是很多的。小天子又如何会因为他一个白身秀才,华侈这么多时候?
想到此处,王安石当即拜谢道:“全凭陛下安排!”
待得王安石退出了大庆殿,陆承启当即说道:“诸卿可另有要事启奏?若无,退朝罢!”
这也难怪,事情如何会这么巧。李然廷诤也就罢了,如何这时候击登闻鼓的王安石,也俄然抛出如许的话来?这很难让人不把他们联络到一块啊!
可正牌汗青上王安石是甚么样的人,陆承启也晓得一二。虽说他文学成就上是不错,但施政起来不顾结果。解缆点是好的,何如过于焦急,过于抱负化,加上保守派的力量太大,即便有宋神宗的支撑。也难逃失利的了局。实在当时候若王安石的性子不是那么拗的话,与保守派做一个好处的让步,熙宁变法还是能持续下去的。也不至于宋神宗一驾崩,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就启用保守派的司马光,全面拔除新法。
这一场好戏,谁想错过?御史中丞李然才方才和小天子杠上,后脚根这一介白身的秀才,也谈起了这件事,世人忍不住猜想,这王安石是不是李然治下的“良民”,给李然来做托的?
王安石蓦地昂首说道:“非也,此乃介甫所为之事其一,另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