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朝鲜国(1)[第1页/共3页]

方原再次安抚了赤古台,只字不提丧失惨痛的事儿,反而又承诺了会遵循之前的标准,对受伤、阵亡的将士足额发放抚恤金。

方原强掩着内心的惶恐,脸上还是安闲之色,淡淡的说,“不管施琅是否叛变,我们都必须做好应急筹办。赤古台,你说我们向西撤离,经辽西返回,可否躲过皇太极的追击?”

方原见赤古台浑身浴血,伤痕累累,可见在攻城过程是身先士卒,玄甲军能这么快攻陷丹东口,赤古台是功不成没,连主帅都亲上疆场,将士哪有不搏命用命的?

方原点了点头,附和了他的说法,皇太极既然布下了天罗地网,岂会不在流亡辽西的几个重镇安排重兵扼守?

方原预算着此次深切辽东远征的战损,进入辽东时是八千精锐,返航时只余下了五,六千人,起码有两、三千军士永久长眠在了辽东的地盘上。

赤古台忙给他安排了歇息的处所,便遵循他的交代,一面令人筹办搭建浮桥的木板,一面派出探骑探查鸭绿江高低流的过江口。

以方原的估计,这两、三百里路,平常的马队也起码要走两日,皇太极的追兵起码应当掉队有近一日的脚程。

赤古台今次又立下了大功!

方原公开里好笑,鸭绿江的宽窄不一,穿越前,抗美援朝过的鸭绿江口只要十几米宽。常日里丹东的百姓与朝鲜的官方交换,很多也是徒步渡水而过,底子就不需求桥,可见在丹东口的高低流必定有更窄的过江口。

何况,方原并未将但愿仅仅依托在朝鲜国的援助上。

方原亲热的拍了拍他的肩,又问起了此战的丧失。

朝鲜国除了在交际手札上,官方、官方利用的都是明朝的崇祯年号,直到清末被日本占据。还曾经数次举国祭奠曾抗倭援朝的万历,另有明朝最后一个崇祯天子,以明朝衣冠传承自居,反而对满清的文明是嗤之以鼻。

施琅是新近归附,他的虔诚度方原是殊无掌控,若施琅在这个关头时候和方原算起了满门被屠的旧账,那就万事皆休。

千算万算,一子错满盘皆输啊!

他的担忧不无事理,朝鲜现在名义上已是满清的属国,怎会收留方原一行?但,方原却知以后的汗青,朝鲜虽投降了满清,但对明朝的戴德戴德起码持续到清末。

一场战役,一千两百的战役减员确切高了些,但这也怪不了赤古台,毕竟是面对一,两万敌军的攻坚战,能在预定的两日内达成计谋目标就是最大的胜利。

做过了这些,方原早已昏昏欲睡,但现在仍未离开险境,只能持续与赤古台来到鸭绿江边,凝睇着面前宽达3、四十丈的鸭绿江,却没有一艘战舰前来策应。

在他达到丹东口后,赤古台确切不负所望,已攻陷驻守丹东口的汉、蒙八旗,派人将他迎入了这个临江的小城。

方原连夜行军是精疲力尽,先安排从边门撤退下来的一千五百军士前去虎帐歇息。

这些俘虏该如那边治,要不要全杀了,统统交由方本来做主。

丹东小城的城墙也就两丈高,还是夯土打造,防备力本就亏弱,较当中原的坚城,差之太远,不过就是近似于张家口集市那样的防备。

他深嘘口气,令赤古台将战死军士身上贵重的防爆设备尽数脱下,尸身集合在东城外的虎帐,挖了一个大坑,停止了简朴的土葬,令埋骨辽东的军士们入土为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