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化听了大喜说,“还是阿翁老辣,我立即安排阿翁入宫面见田贵妃。”
方原对曹化淳则是万分的感激,鼻子微微一酸,“阿翁,对我恩重如山,我该如何酬谢?!”
曹化淳瞧出了刚正化起码也抱着置身事外的心机,正容说,“小方剂,你与方原是寄父、义子,你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方原如果保不住,怕是会有很多人会借机来打击你,到时你在司礼监又能呆多久?被赶出司礼监的宦人,有几个能善终的?”
曹化淳的体例实在过分大胆,但刚正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带方原入后宫固然担了极大的风险,但怎都大不过被人暗害,赶出司礼监的悲惨结果,只能承诺了曹化淳的要求,立即前去安排曹化淳、方原入宫的事件。
存亡关头,方原忙说,“寄父,能不能容我亲身面见陛下,陈述冤情呢?只要亲身见到陛下,我便有信心能度过难关。”
今次能不能度过一劫,全在司礼监是否情愿力保了。
二位皇子又不是大明皇太子,政务缠身的崇祯必定得空顾及这些平常皇子的平常学业,再加上与田贵妃夙来反面的周皇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是推波助澜,将两个皇子指导向何方,也就是司礼监所能掌控的。
曹化淳侧过甚瞧见方原忿忿不平的样儿,又替他宽解说,“我此次是去与田贵妃构和,不是服软认输。”
比及了第二日凌晨,方原的寄父刚正化终究在方原的盼望中姗姗来迟。
内廷的寺人不比外廷的官员,可上可下,大不了去官还能当富豪。寺人之路,只能进步不能后退,一旦后退便是死路一条。被赶出司礼监,必定会遭到其他小寺人更加的热诚,到时候的日子那是生不如死。
方原虽是被他厉声呵叱,却在他的呵叱入耳出了体贴,忙说,“寄父,我是冤枉的,这些罪名满是栽赃谗谄!”
方原听了微微一怔,曹化淳要去面见田贵妃,那就是向田弘遇告饶了,今次脸面算是丢尽了。
曹化淳如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我去找田贵妃叙话旧吧!此事由田国丈告密而起,只要田贵妃去讨情,才气压服陛下召见方原。”
他独一的自保之法,就是极力保住方原,或许才气窜改眼下极度倒霉的局面。
“方原,你还真是重情重义,阿翁我没看错人。”
刚正化苦涩的说,“陛下听了当然是雷霆大怒,连王承恩劝说了几句公道话,都被立即轰出了御书房,差点被廷杖。”
田贵妃如果归天,关照两位皇子的职责只会落在司礼监的分内。获咎了司礼监的寺人,司礼监或许不敢公开抨击崇祯的皇子,但在关照皇子上的学问可就大了。
曹化淳咳嗽着说,“平常之事,贵妃娘娘当然会帮亲不帮理,但若事关她的两个小皇子呢?娘娘已然病重,她生前就与周皇后反面,如果再获咎内廷司礼监的人,她一归天,谁来照看她两个还未成年的四皇子、五皇子?”
曹化淳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丝丝的踌躇,又说,“方原想要面圣,这也不失为一条前程。你是当事人,如果前去给方原讨情,陛下必定会怒上加怒。我这个老翁既奉养过陛下,也奉养过田贵妃,就由你来安排,送我入宫吧!”
曹化淳看得很准,两个未成年的皇子,就是田贵妃的死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