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隐忍妥协[第1页/共3页]

崇祯提出这个刻薄的前提,真的是将方原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墙角。若方原连这类前提都不肯承诺,除了是想篡夺大明江山的乱臣贼子,还能是甚么?!

崇祯满脸带笑的望着方原,还是那么慈爱,和颜悦色,但倒是在咄咄逼人,要方原给他,给全天下一个交代,到底是当大明的权臣,还是当大明的乱臣贼子!

但,只要还在君主制下,只要大明的都城还在北京,而没有南移。大明皇室这一代的权力丢了便丢了,下一代大明天子还能够从方原的儿子,孙子手中夺返来。如果实施了虚君实相制,大明的军政中间南下,大明天子丧失的权力就完整没了。

方原在平原县城外设下昌大的酒宴接待崇祯,等崇祯到时,他身着绣着九蟒的摄政王服,早已亲身带着景杰前来驱逐。

方原俄然发觉到,此次真的是碰到了一个老而弥坚的老丈人,或许在军事上确切不如玄甲军的兵强马壮,但政治上的守势打得他是难以抵挡。

崇祯已年过四十,面庞已越显沧桑;而方原也年过三十而立,比之前是更加成熟,精干。人,还是之前的两小我,但权势却早已时过境迁,产生了悄悄的逆转。

“陛下,因事出俄然,公主才未曾来迎。”

方原对崇祯的心机是心知肚明,以他如日中天的权势,要他交还手中的权力,那根基是痴人说梦。大明天下都是方原从绝壁边拉返来的,崇祯也不希冀能从方原手中夺回大明朝丧失的军政权力。

他还是坚称朱慈焕是监国亲王,不是吴越王,也不是大明太子。

以方原的安排,两人本该是遵循君臣入坐,但崇祯却出人料想的说道,“本日是家宴,不是甚么君臣之宴,驸马,来与朕同坐。”

崇祯统统对方原的拉拢、哑忍,就是要给大明皇室的将来保存一个夺权的但愿,一丝复兴的光亮。

崇祯此行带了新任司礼寺人刚正化,内阁首辅洪承畴二人伴随。

崇祯岂能听不出方原的话里有话,双眼掠过一丝不悦之色,继而说道,“驸马的摄政王之名也不好,驸马本就是大明的擎天一柱,为甚么叫摄政?朕以为驸马就该堂堂正正的办理大明军政事件!朕即位二十三年,想当一个明君,却搞得天下大乱,流寇四起,端赖驸马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将大明江山从绝壁边上拉了返来。”

摄政王,辅国王固然只要两字之差,但代表的内涵却全然分歧。一个是虚君实相制下的军政领袖,一个是君主制下的权臣。

他金口承诺废了朱慈烺的太子之位,改立朱慈焕为太子,也是对方原的一种让步,令方原放心。当然,在方原看来,崇祯当众承诺册封朱慈焕为太子,也有诽谤方原,朱慈焕这对师徒的心机。

一个月后,崇祯派刚正化正式知会了方原,会御驾亲征,与周遇吉的三千晋军一同南下济南府,与方原构和。

崇祯此时对他的恩遇太过,以后要他承诺的前提必定更难以回绝。崇祯这是将先礼后兵的伎俩玩到了极致,反倒令方原生出一种不安闲,但还是不置可否的坐了。

遵循之前崇祯亲口承诺,方原面圣本不必下跪,但他还是行了半跪之礼,算是对崇祯的尊敬。

“公主是不是给朕添了两个娘家孙女?有没有封号?”

周遇吉本待要加派人马前来保护,但却被崇祯回绝了,这一次是和谈,不是兵戈,不必带这么多人马。何况真要兵戈,七万晋军全带上也不是玄甲军的敌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