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页/共3页]

多铎拱手佩服,“还是王兄思虑全面。”

多尔衮微觉不测,惊诧问道,“方总督,成大事者,切不成瞻前顾后,成绩霸业的机遇稍纵即逝,你真的考虑清楚了?”

若这个买卖谈不成,另有备选的一笔买卖,那就是只要方原交出扣押的人质,便各走各路。夺回这些首要人质的多尔衮,就能博得大部分老满贵族的军心、民气,在皇族的名誉必定与日俱增。

眼下时候仓促,底子容不得方原持续踌躇不决,必须乾纲专断的做出一个严峻的挑选。

以是多尔衮才会聘请方原深夜前来密谈,先提出对他最无益的买卖,就是趁机结合方原暗害了皇太极,再由他登上皇位。

崇祯还在时,当然不必多虑;若崇祯一旦有了变故,太子坐上了天子宝座,眼下的无益情势会急转直下。

方原纵马拜别以后,多尔衮冷冷的谛视着他的背影。

因这是一笔共赢的买卖,与多尔衮的买卖很顺利的完成了。

方原回了虎帐,已是拂晓时分,他立即令赤古台传令全军,再休整一日,明日全军南下。

多尔衮利落的说,“方总督,成交,明日方总督便能够南下!”

在满清入关之前,虽颠末皇太极十余年的中心集权,但皇权还远未稳固,普通军国大事都是八旗共议轨制。经此一役,皇太极、多尔衮的名誉是此消彼长,多尔衮便有充足的声望回击皇太极一系。

他留下三十小我质是为了回朝去献俘的,大部分人质就交还给了多尔衮,也就不差这戋戋三十人。

“皇太极他是前怕明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后怕流寇李自成坐收渔翁之利!”

他委宛的回绝了与多尔衮缔盟,两边平分天下的发起。

多尔衮抬头看了看万里无云的夜空,叹声说道,“这个方原,我本想与他同谋天下,他却非要去自投死路,便怨不得谁了。”

在他的脑海里,崇祯、坤兴、柳如是、小苑、景杰、秦展、朱慈焕、周皇后、太子诸人一一闪过......

“何况,包抄的汉蒙八旗已到了丹东口,阿巴泰也已去了朝鲜国督战。此时现在,策应方原返航的海军怕是已被朝鲜国海军击溃。我就是放方原过了东宁卫,他十之八九也很难安然返航。方原的数千精锐临死前必做困兽之斗,那是要咬伤咬死人的。该焦急去灭火的是皇太极,我们两白旗何必去接受这类临死前的猖獗反攻?”

这个前提才是方原真正想来谈的。

方原勒马转头,看了看月光下的一代枭雄多尔衮,叹声说,“睿亲王,你我道分歧不相为谋,统统强求不来。今次未能在疆场一会睿亲王满清第一巴图鲁的风采,我也深觉得憾!”

方原既然下了决计,便抛开了统统疑虑,“睿亲王,我方原不是洪承畴,范文程之流,自当以大义为先。”

多尔衮淡淡的说,“此一节我早有算计,眼下最紧急的威胁不是方原,而是皇太极。他已对我起了狐疑,今次更想将我正白旗、镶白旗当作炮灰。我们若再不可动,篡夺皇位,便要死无葬身之地,方原之患尚在其次。”

多尔衮深思了一会,双眼一抹精光闪过,淡淡的说,“方总督,既然这个买卖谈不当,我们再谈下一个买卖。”

方原听了多尔衮的建议,正合他的情意,他带着这么多人质南下,也就是抱着这个心机,这笔共赢的买卖真是有的做,便呵呵一笑,“睿亲王,这话是说到我内内心去了,你我都是成大事的,就不必婆婆妈妈。只要睿亲王容我军过了东宁卫南行一百里,我只留下三十小我质,余下全还给睿亲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