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岳率上党士族亲身来迎,不过他仍然没能摆脱被罢官的运气,新任的上党太守由介休郭毅担负。
初平元年正月,袁绍的使者辛评至晋阳,辛评的意义是推举盟主的事。
实在张杨别成心味。
关羽对张杨等闲把河内郡让出去极其不满,怎奈张杨才是河内太守?他反对不住。
“多谢张使君。”
常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
刘备回到太原时,全部太原郡都在停止着热火朝天的工事,修整直道、修河渠、补葺城墙以及开采煤矿,总之到处都是辛苦劳作的百姓。
实在关羽跟张杨截然分歧的态度是因为少年郎的穿戴,洁净的深袍、不凡的辞吐都代表这是世家子。
张杨神采一凛:“本来是常生,你不在家读书,来此何为。”
张杨闻言亦是一脸惭愧,他在河内郡数月固然没甚作为,可起码安定了河内郡的匪贼,并且还招募逃亡,只是因为光阴太短无甚功劳罢了。
关羽怒哼,然后走向一旁的酒馆,张杨与少年郎紧随厥后。
张杨对常林道:“尔且放心,某这就去见王河内,看能不能救你叔父脱身?”
刘备早已跟贾诩筹议好,盟主这事还是让给袁绍,并州苦寒之地,没有几年的疗摄生息底子有力出并州。
不久一弱冠少年跪在地上挡住二人的来路,关羽勒马道:“少年郎为何跪在路中间?”
刘备几次挽留封岳留下,封岳黯然分开上党,筹办清算东西回故乡。
刘备就是在筹办分开河内郡的时候碰到曹操的使者,刘备访问使者后立即马不断蹄的往太原赶。
少年郎不紧不慢的答道:“温县常林。”
少年郎边吃边嚷道:“都说云中张稚叔好义疏财公然不假。”
意义就是他父亲的朋友去他家直呼他父亲的名字,常林却不见礼不搭话,他父亲朋友喝道:“小孩你如何不来见礼?”
关羽怒道。
关羽上马,一把将其拽了起来,少年郎呆呆的看着关羽,俄然道:“若玄德公在,必不会让此事产生。”
张杨见状大喜:“能得常生一礼,吾心甚慰。”
张杨道:“不知少年郎如何称呼?”
“哦!”
张杨与关羽闻讯飞骑赶至河阳,一入河阳就模糊听到世人的群情之声,二人并未太在乎。
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并州刺史刘备、张杨屯河内,韩馥留邺,供应军粮。
“求两位郎君救救某叔父?”
少年郎盯着张杨道:“张使君不承诺某,某就不起来。”
刘备想让幽州牧刘虞亦出兵,派简琦(简雍四叔)回涿郡,刘虞却以恐董卓威胁陛下安危回绝之,无法刘备只能推袁绍为盟主。
刘备厚金送其离境。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
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情节展开,刘备必须回太原一趟,安插太原防务以防被别人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