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悄悄来临。
那“三凤”就是指成名于隋唐期间的薛氏三位大学者――薛收,薛德音与薛元敬。
“是,公子。”月奴牵着马应了一声,非常不屑的瞟了瞟那大门和围墙两眼,心说公子为何要屈尊携礼来拜访这个同宗的酸儒?那戋戋的大门和围墙岂能拦得住人?还不如让月奴将那老夫子活捉而来,再让他乖乖答话呢!
“公子,时候刚好,他返来了。”月奴道。
“不成、不成!”薛曜连连摆手,“此贴如果真迹,当属传世之宝、万金难求!”
“取来我看!”
薛绍和薛曜好生酬酢了一阵后,方才拿出阿谁竹筒取出贴轴来,说道:“实不相瞒,小弟藏有一贴,传闻是当年虞世南奉太宗天子之命,临募的一贴兰亭序。如当代上假货纷繁,小弟才疏学浅没法辩识,是以特地前来肯请族兄,代为鉴定。”
上官婉儿点点头。
“……”上官婉儿再度惊诧,我但是天后的贴身女官,却要陪你出宫去……谈情说爱么?
薛绍心中暗自一笑,竟然比我还心急了!
薛曜非常慎重谨慎翼翼的摊开了字贴,神情肃重而虔诚,好像是在朝拜神明普通,细细的品鉴了好久,他深呼吸了一口,“承誉,此贴极有能够是虞世南的真迹!”
“郎君夤夜来访,不知有何见教?”门吏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一眼看去却半点不像普通的仆人,而像一名饱读诗书的儒雅父老。
书香朱门、官宦之家,不免礼节烦琐。
“承誉,你多虑了。”薛曜的呵呵笑了两声,“若得便利,现在就请你与我一同前去家父府上,走上一趟吧!”
“哦?”承平公主眼睛一亮,“情爱当中没有是非对错,只要爱或者不爱?”
“话虽如此,此贴,万不成收!”薛曜很对峙,正色摆手。
至晋朝开端,王羲之的书法“王字”成为支流,太宗天子更是极力将它推到顶峰。所谓“上如有好、下必甚蔫”,大唐的士大夫十有九成都习练并痴迷王羲之的书法。
“应当是错不了。”事关严峻,薛曜也没有一口将话说满,考虑了半晌以后,他又道,“家父曾保藏有虞世南的几篇手稿真迹。他白叟家,定能明辨直伪!”
薛收,恰是薛元超的父亲。
承平公主如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如此,本宫决定了!――出宫,去找薛绍!”上官婉儿低眉颌首而拜,不置可否。
“大夫言重。”薛绍一板一眼的回了礼,“绍不请自来,如有冒昧莽撞之处,还请莫怪。”
“哎,那小弟……”薛绍苦笑,“只好另请高超了!”
薛绍笑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弟既然能把此贴拿出来专请族兄辨别,不过就是敬慕族兄的才学见地和操行德操。至于令尊大人,天下文宗为当世儒生之榜样,绍更没来由多虑了!”
虞世南,则是本朝最有王羲之风骨的大书法家,同时,他还是李世民的书法教员。虞世南归天以后,褚遂良凭着一笔“近似”虞世南的书法成了李世民的亲信近臣,继而生长为一代名相。而褚遂良则是薛曜的舅公――他还能不为虞世南的真迹而动心吗?
……
“不如,我将此贴留于族兄此处,待令尊大人有空了,再看上一眼?”薛绍摸索的说道。
此中薛收是三凤之首,乃是前隋名仕薛道衡之子。薛收暮年曾在李世民的天策府担负记室参军,是李世民的十八学士智囊团成员之一。他为李世民出运营策立下了很多奇功,文学才调也是名扬天下。如果不是因为年仅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短命了,薛收的成绩一定会低于房玄龄和魏征这几位贞观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