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观世音菩萨也称观安闲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泛博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菩萨边幅端庄慈爱,常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聪明和神通,大慈大悲,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普救人间痛苦。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力的最深切解释。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天下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局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PS: (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快意宝印,专门济度牲口道。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文殊表聪明、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
聆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
清朝东轩仆人的《述异记》中记录:“东海有兽名犼,能食冰片,腾空高低,鸷猛非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堪。
金地藏卓锡九华,发愤修行,因有聆听日夜相随,到处逢凶化吉,终成佛道。
它的龙身示为吉利快意,它的虎头表示智勇,有困难勇往直前,决不让步,它的狮尾表示有耐烦、有大志,办任何事对峙就是胜利,它的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报酬善、敦睦相处、为善为宝。
菩萨是当代印度语的译音,意义是大士,便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发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本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职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据佛经说。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再加上佛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统统诸佛的理德、行德,也就是说他代表“德””和“行”。德,传闻普贤有延命之德;行。传闻普贤发过十种泛博行愿,要为佛教弘法极力。以是,他的尊号是大行普贤。
文殊菩萨的形象,孺子形则喻天真纯粹。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方大聪明仿佛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统统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以狮子英勇,威风震慑魔怨,表示菩萨聪明威猛。别的另有一种根据《文殊师利宝贝藏陀罗尼经》而作的骑金色孔雀的文殊像。
观音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太古因地修行期间,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人,汝观天人及三恶道统统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人,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从外型看聆听,它的独角其一,是意味着能接管宇宙之信息,似为“天线”之用;其2、能起到护身保险之用,它的犬耳能听宇宙之音频、通报给信者辩白是非。
佛教尊称聆听为神犬,后分缘其晓佛理,通人道,避险恶,视为吉利的意味,是佛门传言和官方归纳而存鄙人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