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1页/共3页]

樊台这个位置,西接江陵、东接华陵,南通白露湖、北面的沙洋堡乃是前朝名将尉迟恭构筑、用来控扼汉水(襄江)的沙洋堡。

不过,汉水(襄江)进入涢山以南的复州竟陵县境内以后,则折往东偏南流淌,而荆江持续往东南边向的岳州岳阳县流淌,两条骨干流的间隔又逐步拉开,直到荆江于岳州冶岳阳城折向东北方向流淌,终究究鄂州治江夏城以北合流。

史轸看了韩圭一眼,与他快步追上去。

史轸说过这话,程伦英随即朝徐怀拱手道:“伦英觉得史先生所言字字玑珠玉……”

“如何回事?”周景将韩圭喊畴昔,小声问道。

“待赤扈新帝既定,悍然南下,西路外有祁山秦岭巍峨险固,内有天府鱼米敷裕之乡,唇齿相依,劲敌猝然难克。东路江河纵横,而淮南、江浙混成为一体,建邺居中帷幄调剂,亦无忧也。唯中路楚山据汝蔡两州情势薄弱,军民贫弱,不能与荆湖俱成一体,难抵虏敌。节帅于建邺诛除奸佞,乃是秉承先帝之遗志,但是披肝沥胆之心志却难释君臣之疑,且为士臣所忌。此时畏首畏尾不以雷霆手腕使楚山与荆襄俱为一体,以固干城,莫非不是置先帝之遗志于不顾吗?”

徐怀前脚神采阴沉的走出去,史轸、韩圭后脚走进营帐就扑通膜拜在案前,世人如何不心惊?

普通说来,这事做得说不得,韩圭见史轸此时却在程伦英、朱芝二人面前如此直白的直指机心,暗忖道:难不成史先生认定程伦英与朱芝已成楚山腹心了?

徐怀法度迈得很,史轸、韩圭深一脚浅一脚都没能追上徐怀,只能跟在徐怀身后走进营帐。

周景与王举看着这一幕坐在一旁没有动,却表示史琥、苏蕈先出去。

最西侧的瓦子湖位于荆州治江陵城以东,驻以重兵的江陵城节制荆江进入瓦子湖的河道,又以桩柱、沉船,封闭白露湖与瓦子湖之间的水道,是以水域广宽的瓦子湖,倒是要比江陵县东部的白露湖以及复州南部及鄂州汉阳县境内的洪湖等水荡要承平很多。

程伦英没有跟上去,朱芝还陷在深深的震惊当中。

“伦英曾在复州任属吏,对华陵略知一二:春秋楚国定都于郢,位于乃今时荆州治江陵县北、瓦子湖以西、纪山以南。当时荆江、汉水交于夏口,楚于夏水(今汉水襄江)以东粮秣转输于郢,需沿夏水而下,至夏口溯江而上,凡一千八百里,水路迢迢。时名相孙叔敖辩白地形,于今华陵县北泽口凿河,从东往西接瓦子湖,于瓦子湖西南凿河道于郢都南面夏都(今沙头市)镇通荆江,又于沮水巩石坝拦流注水,使秋冬水盈能通舟船,此水道横亘荆州以北,古称扬水。扬水凿成迄今已有一千六百载,几经荒废、疏浚,迄今泽被百姓子孙,其瓦子湖以东位于华陵河境内,时人多称华陵河。大越立朝以来,汉水每逢汛季多汛水南泄,瓦子湖又承荆江上游来水及沮漳河之水,水势满盈,常令华陵、当阳、江陵等地汪洋一片,名相安苏知荆州时,征民夫万余,于华陵城西樊台历两载凿河道南通白露湖,是为长林河;厥后又于樊台设军寨控扼枢路——徐侯统兵马进剿洞荆贼军,粮秣经襄江(汉水)而入华陵河、长林河南下,泽口、樊台皆是枢路,而樊台又有西拒瓦子湖寇匪之责更加首要,当驻精锐以抵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