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爷梳洗罢仓促扒了几口饭,就为了官职的事,出府四周走动,忙到很晚才返来。回府后,姜家哥仨扎进书房筹议到很晚,才又各自回房安息。

二弟这么上心,姜松便是拼出老脸去,也要为二弟争一争,“吏部尚书做事油滑,定不会等闲帮谁。他与大理寺卿干系莫逆,我跟萧大人还能说上几句话,拜访杜大人之前,我先去萧大人那边探探口风。”

“不管同意分歧意,老是一条门路。”姜留鼓励姐姐与爹爹多交换,多交换才气促进他们父女之间的豪情。

杜海安现在是阁老,威高权重,托他办事很难。姜枫点头,“有劳大哥。”

姜流连连点头,“待会儿姐姐能够去跟爹爹说。”

万岁一句话,五位批示使便丢了差事,归入兵部重新安设,空出来的五个位置由谁来担负,立即成为世人热议的话题。张文江建议汲引副批示师使上位,有朝臣建议自六部遴选能臣担负,也有朝臣建议自本科进士中择能者居之,一向到退朝,也没商定。

姜槐立即点头,“这个差事,太合适二哥了!”

姜留想到那场面,忍不住嘿嘿笑。

姜松回到家中将朝事详细讲给两个弟弟听后,姜槐感慨道,“郭静平入千牛卫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大哥,我想当西城兵马司的批示使!”姜二爷抬起清澈的眸子,“这个差事太合我的情意了!”

“父亲。”见到父亲返来了,姜慕燕赶紧站起家施礼。

姜松点头,“官职安设定下来后,郭静平不日将回本籍祭祖夸官,然后返回康安入千牛卫,这一来一回起码是三个月。若他有造化,郭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姜二爷回到西院梳洗时,见正房西侧的小书房还亮着灯,出来发明儿子和大女儿在读书,小女儿躺在床边的榻上呼呼大睡。

早朝上没订下五城兵马司批示使的人选,却定下了今科一甲的差事:文举一甲入翰林院,武举一甲入千牛卫。至于二甲和三甲进士的安设,则由吏部和兵部依律安排。

五城兵马司批示使固然只是正六品官,但却握有康安城民政实权,是油水很足的官职。五块香饽饽,谁不想抢?

内阁大臣杜海安也站出来,详陈五城兵马司之恶疾之本源,最后总结道,“五位批示使若带兵兵戈,当为良将。”

已经睡下的姜凌听他念叨个没完,万分但愿西院已经结满果的桃树从速显灵,让父亲娶个后妻,给他生个儿子抱。

“返来了,困了怎不回房?”姜二爷给她擦了擦额头热出的薄汗,叮咛书秋倒水。

三兄弟筹议到深夜,才各回各屋睡觉。姜二爷回到房中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又跑去前院书房找儿子。

跟着mm一起练体的姜慕燕也低声道,“雅正夫人曾去吏部尚书丁海全府上教琴,与丁夫人常有来往。丁大人与丁夫人豪情甚笃,如果其他门道走不通,是否能够请夫人帮手走一走丁夫人的门路?”

姜松苦笑,“朝中盯着这个位子的大有人在,你不过是新科二甲进士,谈何轻易。”

一来,兵马司衙门就在西市,二哥遛达着就去了;二来,二哥极其熟谙康安城的人和事,措置起来得心应手;三来,二哥在康安城面子大,别人办不了的事儿,到他这儿就不叫事,露个脸就能办好。越想越合适!

“再不轻易小弟也要!”姜二爷站起来,“大哥,此事件早动手。大哥今晚就给杜大人下帖子前去拜访;小弟明日去找白晅和柴易安他们帮手走动,京兆府也由我去走动;三弟,你尽快筹办礼品,我要去黄将军府上伸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