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世看书,是谓旁观也,自有兴趣,就奸雄的胜利之路,指导下功过是非。现在、当前、眼目下,她黛玉却正站在奸雄要过的那条道上。是能种出个好因果躲得一劫,还是成为他路过期踩的那块垫脚石,这是一个不容出错的挑选。当时其势,身临其境,除了严峻,还是严峻。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黛玉定要给这红楼里的奸雄,留一个不能忘的印象。她但愿,如果最后她不得不面对父母双亡的运气,在扶灵返乡,遇见贾夫子,不,贾大人之际,他与她的师生之谊、父亲的保举之情,不会也如甄士隐赠金,小沙弥护官普通,成为又一个农夫遇蛇的笑话。
黛玉想到冲动处,蹙眉捧心,咬着绢子来往不断踱步。几个大丫头们劝了几次晚膳,也听不出来。当时母亲仍活着,闻声丫头们回报黛玉如此焦炙不安,就抱了她走去处父亲讨情。只说玉儿还小,再晚个一年半载得开蒙也可。吓得黛玉连说不消,心说这时退回夫子,不是将这奸雄白白获咎了么。因而称道只是因要见新夫子了,不知其脾气如何,有些严峻。父亲见她如此故意,也感欣喜,将她抱于膝头,略略说了说贾雨村的事迹。本来父亲眼里的贾雨村,形象甚为杰出:前科的进士,学问是极好的;与之扳谈,也是言之有物,有理有节;虽是位被革了职的知府(此处贾雨村的内容,均从脂批石头记),但细究启事,倒是恃才侮上,获咎了官长。想来读书人,饱有才学者,鲜有不持才傲物的,此乃小过,瑕不掩玉也。
前事叙毕,再回目前。
黛玉哪有不去之理。逐起家清算仪容。王嬷嬷听着是外人,虽是外祖母家的管事,但也是男客,遣了两个婆子去头里看着,免得冲撞了。待黛玉吃过药,略歇了歇,由王嬷嬷亲身陪着,带了个小丫头,再踏蘅芳阁。
只是,最傲岸的人,常常有着最寒微的苦衷。他所企求的,怕是别人对其存有最竭诚的敬佩与尊敬。以是他才会对甄府里的娇杏如此念念不忘吧。即如此,且让她也来尝尝,看看能不能搏得夫子一个心软。他既然被脂砚斋评为“第一不忘情”之人。那么只要一个刹时的打动,就能得奸雄一世相护,如此合算的买卖,如何不拼?
(1)贾夫子现形记
黛玉听得父言,最上心的,便是那句持才傲物。再三思考,才在内心,略略定了个稿子:细细想来,凡于贾夫子流浪时帮过他的人,都没得过他回报,更有甚者,还会过后侵犯。如此行动之人,却又对一个女子偶然回眸的倾慕,报以一段良缘。究其本心,怕就在一个“傲”字上了。他本但愿本身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抬头看”。即如此,那明月何时落过灰尘?是以,统统提示过他出身的人与事,他都是不喜的,如那葫芦案里的门子。凡是带点怜悯心的帮忙,他都是不会予以回报的,因他感觉,他已支出他的庄严,如甄士隐。更有那挟恩求报的,了局更惨,如贾府,在被抄时,被他反戈一击(八十回内无此文,但合适贾夫子的脾气)。待她们林家,哎,如果贾雨村尚存了一点香火之情,在黛玉随贾琏扶灵返乡、入京之际,与他一起同业的那段光阴里,以他的油滑经历,又怎会对黛玉的艰险处境一无所知,可他却一星半点也没有提示黛玉一句。――偶然沉默,也是一种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