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回房后才想明白此中的原委,只笑赞薛家有眼力,竟然为了宝钗将主张打到了老太太头上。老太太是甚么身份,她调/教过甚么人?虽说现在元春还未封上甚么“贤德妃”,也不说黛玉仿佛听着元春已是贵嫔之流了,且就她进宫的身份,本就较宝钗这侍选高上很多。这宝钗若能打老太太手上过一遭,如何瞧都是件极长脸的事儿,说出去,候门出身的贾府老太君撑过眼的人,侍选还能不入么?还是那句老话:不看僧面看佛面呢。更莫论以后元春如果加封了贤德妃,当时入了侍选的宝钗的身价,只怕更是水涨船高了……呵呵,这主张,可比请甚么教养嬷嬷都来得好,来得巧呢,可惜老太太人老心却不胡涂,也不知王氏暗里里有没有提此事,现在明面上瞧着王氏姐妹是筹算在世人面前逼老太太认了的。可惜,姜还是老得辣啊……
“凤姐姐说得但是‘含饴弄孙’?”
黛玉听着宝玉与周瑞家的一问一答,又就着宝玉的手看了一看那两只花,再打量打量那周瑞家的,忽地一笑,道:“薛舅姨太客气了,周姐姐还请上复薛舅姨,只说大师都是客中,我又是小辈,本该先备下礼去拜访她的,如何好先受她的礼。这花我是万不敢收的,还是留给薛家姐姐带才是。”
“恰是呢,提及我这个丫头来,倒是个极懂事的,不比她哥哥,半点不让我淘神。幼时她父亲也爱让她读个书,习个字甚么的,只是厥后她父亲去了,屋里没了人,我一小我拙手拙脚地顾不过来,她心疼我,才放了那些诗书文章,帮扶着我理家,闲时尽管做些针黹女红,我常常总劝她也玩耍玩耍,偏她是个温馨惯了的,又没个姐妹作伴顽乐,一小我也怪孤傲的……”
如此一来,倒是让黛玉有此讶然,因为三春挪院别住,可谓是本来黛玉经过贾母所做的另一个首要变数。黛玉所谓何来?前先年贾母接她进京时,有一条极要紧的启事说得但是“有姐妹一处伴着”。可二三年后姐妹们正说长大了些,培养了点豪情了,贾母却为着“孙女儿太多”一由,将三春均挪出了她的院子,这可不是她本身打本身的嘴么。三春虽说仍在一个府里,到底隔远了好些,真论起来,这三春可就不在老太太膝下了。一院子姐妹都走了,却独剩一个兄弟下来陪她,这算个甚么事儿呢?黛玉对此非常不解,思来想去只觉得贾母没说出口的意义是想让宝玉与她能多些机遇“加深相处”,是以对贾母的这个决定,就如先时让宝玉与她同一个房间普通,非常介怀。她本为此已想了好些说词备着,单等着贾母提起此话时,就要拿将出来细细劝贾母收加成命的。谁曾想事光临头,倒是现下这般风景。
却说这日午后,宝玉听着黛玉又是半日不出门,怕她一人憋闷坏了,探着黛玉起了床,即捧着自个儿的阿谁貔貅茶宠跑过来,正要与黛玉一处煮茶浇茶宠作耍呢,忽听门口小丫头唤道:“周大娘来了”。
凤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