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希有分第六[第2页/共2页]

善根:

是以,如来常说:「你们诸位比丘该当晓得,我所说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达到此岸以后,即应弃舟登岸,不成揹负不捨。以是,未悟道时,须依法修持,悟道后就不该固执于法,至于那偏执于不法的妄心,更是该当捨去。」

「根」,有发展之义。善根便是可生众善之根。若依相宗而言,无「贪、瞋、痴」三毒,即为善根。若依本经,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是万善之根。

「这是甚么原因呢?如果众生一念心,于相上有所取着,则会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别离中。一样地,若众生固执各种法相,即于我、人等四相有所取着。若又固执没法相,则一样地也会落于我、人等四相的对待别离中。「因为取法例滞于有,觉得有实有的生灭法相可离;取不法例泥于空,觉得又有空寂的不法相可证得,不能与空理相契,以是法相与不法相都不该执取。

【原文】

必须具有信实、信德、信能三前提。

【注释】

第一与第二个五百年合起来是「正法期间」,一千年;第三与第四个五百年合起来是「像法期间」,一千年;第五个五百年又叫「末法初期」,也就是我们二十世纪所处的期间,距佛涅槃有二千年,是属于「末法期间」一万年中的最后五百年。

《大集经》中云,有五个五百岁。此「后五百岁」,即指第五个「五百岁」。从佛陀涅槃以后算起:第一个五百年,特徵是「摆脱坚毅」,便是证悟摆脱的人多;第二个五百年,特徵是「禅定坚毅」,便是当真修行的人多;第三个五百年,特徵是「多闻坚毅」,多闻的人多,真修真学的人少;第四个五百年,特徵是「塔寺坚毅」,便是塔寺很多;第五个五百年,特徵是「斗诤坚毅」,便是是非纷诤非常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