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三章 宣威布德民大悦(十四)[第3页/共3页]

起首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此人是复圣颜回的三十五代孙,对其所处的期间影响并不大,但此书对后代影响倒是极大,真正发扬了治家之学,也是后代“家庭教诲”的指导手册和评判标准。

很多白叟咧嘴而笑,谁不但愿成为一方榜样?如果全县都用自家的端方。岂不是无可置疑地表白自家最为懂礼么!

宗法轨制中的大宗小宗并不是以家财职位来算的,而是以嫡庶为别。嫡宗子为宗子,为大宗,为族长。庶子为小宗,为宗亲。大宗率领小宗,小宗率领群弟,这就是周公制定的形式。任何一个家属在经历了上百年纪代人以后,总有贤与不肖,大宗能够式微,而小宗则能够鼓起。

诸位族长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桩事就已经被定了下来。遵循这个期间的公例,皇太子和朝廷命官一起定下的事,一介小民还能再说甚么?对于朱慈烺和朝廷而言,他们在场却不颁发定见,明显是默许了。

就以阁老蒋德璟为例,他是小宗出身,哪怕身为帝师阁辅,也没资格出任福泉蒋氏一族的族长。

如果将宗族视作一个个小王国,那么这些小王国和大明一样,有“律”和“例”两种束缚性标准。

“任丘县,”朱慈烺道,“此法从河间任丘试行,你要做好榜样!如果让风宪查明你苛待下民,国法定然不饶你!”

“此恰是家国相通,积家成国之道。恰是我大明赫赫如古圣治国之征!”边氏族长接着朱慈烺的话头便恭维起来,听着肉麻倒是他的肺腑之言——若非这位皇太子,他可就要顶着秃顶拖着辫子去见列祖列宗了。

“诸位老丈,各家的端方是如何订出来的?”朱慈烺仿佛恍然大悟普通,这才转过话头问道。

任丘县和诸位白叟都晓得了太子的意义,不过北方本就很少有私刑,故而并不在乎。私刑较重的大多在闽粤之地,不但有勒令他杀,另有投石、沉潭之类。

“我沿途走来。也看了很多乡规民约,只感慨畿辅之地,教养流行,很有耳目一新之感。”朱慈烺道:“是以也想,如果这些家规族约能够提高天下,岂不是天下皆能沐浴教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