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一章 瞻前顾后[第1页/共3页]

高岳连连点头,末端将手一挥,表示韩杨二人,临机应变,在短时候内便将上邽城态势节制下来,非唯有罪,更且有功,至于专擅如此,不值一提。他固然对韩雍稳定局面的做法非常附和,但实在对韩雍这类始终恭谨守节的态度,更是赞美不已。

这日,胡崧仍旧在家中愣愣地望着院中的梅树,想着苦衷。转眼又是一年,梅花还是富强冷傲,但人却愈发落魄得志,真是情何故堪!胡崧难过满腹,怔忡无言。

高岳红了眼眶,顿首再拜,恭敬地接过圣旨,令人持去谨慎保管。他回想起司马邺那惨白蕉萃的脸,不由至心一阵难过,扶着案几,很久沉默无语。

高岳对王该温言道:“此道圣旨,乃是陛下亲手交与,意义严峻,我待要保重保存,留作平生记念。虽有触及张公之语,但我实不谦让你就此持去,王将军可归去将我的苦处转告张公,我且将寻机调派使者,去劈面拜见张公。

无法,韩雍便听凭胡崧自回府中,眼睁睁看他当真是大门紧闭,不再寒暄。连裴诜而后数度上门再劝,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干脆吃了个闭门羹。固然胡崧直到目前,还是抱着分歧作的态度,但他毕竟与淳于定截然分歧,一则未闻操行有亏,二则功臣以后,三则临敌实战也算将才。故而韩雍与杨轲议定,还是等高岳来了以后,再劈面汇报,争夺一下。

高岳却避开身去,连连摆手道,现在天子蒙难,非是臣子得享名誉爵禄的时候。此乃诏令人哀思,实不敢闻,再三谦让不受。最后在世人齐声言道不成有违陛下苦心劝谏之下,高岳才表示,既如此不敢抗旨,便就暂为代理大将军、尚书左仆射等勋职。

小黄门大声朗读的,恰是高岳受赐之旨。但胡崧并不晓得,当下重新到尾仔谛听完,固然内容与他毫无干系,但还是惊得愣在本地,连站起都一时忘怀。

高岳略想了想,决然道:“淳于定此人,畴前一贯为恶,且始终指导、教唆司马保,仇视于我,更且与张春等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可谓蠹臣。我的麾下,那里能有他的位置!以我的意义,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也要让人明白,我高岳漂亮和宽大,并不是不讲原则的。”

孰料胡崧只不过淡淡的道了声谢,对韩雍诚心的招揽之意,劈面回绝,只言本身心灰意冷,不肯再复入宦途,甘心今后闭门隐居,不问世事,还请成全。同来的裴诜,不由好言相劝,胡崧面对老友的苦口婆心,也是不置一词,只是点头不已。

韩雍因曾与其在南安相攻对峙,对胡崧的军事才气,倒有些必定,内心对其也很有印象。城破后,韩雍蓦地想起胡崧,但在世人中遍寻不见身影,待听得裴诜陈述,方才明白了后果结果,便径直往狱中将胡崧开释了出来。

从古至今,降附之人,最后不得善终的故事,比比皆是。远的不说,便是本朝的先大将军、东平郡公苟晞,军功卓著,屡破劲敌威名赫赫,厥后在内争外斗中不得已投降了石勒,石勒先是表示既往不咎,但未几时便找借口杀了苟晞。这前车之鉴,实在是后事之师,他投降高岳,不过点点头罢了,但谁晓得今后会不会落得和苟晞一样的了局。

呆望很久,胡崧脑中如麻,乱七八糟的不知在想甚么,便心不在焉的回身回走。刚转到前厅口,便听得堂外一声高叫:“圣旨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