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早开的琼花装点扬州,春意渐浓。
一碗海参,是用鲁法葱烧,还是粤法煲汤。一桌菜是同一菜系,还是四大菜系混搭,都由定宴的人决定。
在大清没权有钱,就是待宰的母猪,吃的越肥,越是逃不过那挨刀子的命。
和大清别处罚歧,扬州睡的晚些,一天也是吃三顿饭的,对很多扬州盐商来讲,一天吃一顿,一顿从早吃到晚,也是常事。
徽商当中,凡是有头脸的存在,皆在这条街上有间铺面。
从文昌阁至瘦西湖需颠末一条十里长街,此街上有桥四座,故名四桥大街,乃是寸土寸金的扬州城内最繁华的地点。
在这徽商一条街上,一个北边来的商号,像一颗钉子,紧紧的钉在四桥大街邻近瘦西湖的绝顶。
官方常将京师、姑苏、扬州并称三都,也有人将齐齐哈尔并入此中,统称四都,但南边人多不承认。
在浩繁徽商的包抄当中,全聚德不但没有关伸开张,反而更加红火。
得益于大清便利的钱权买卖体制,凡是富甲一方的贩子多也是朝廷官员,放眼望去,徽商实在各个都是红顶贩子。
在胤祚修建的贸易体系中,餐饮业只是捞第一桶金用的,自从两行建立以后,胤祚对福满楼和全聚德便少花很多心机了。
站在全聚德的三楼,吹着温暖的东风,望着不远处瘦西湖上的游船,杨亭之的酒意也垂垂遣散了。
就算是在徽商与两行剑拔弩张的明天,也有无数的徽商派管家,带着数车的银子,抢先恐后的预定一个月乃至数月后的一个席位。
恰好全聚德的买卖还极其火爆,杨亭之因而大手一挥,又将临全聚德的一处茶行买了下来,改做了定宴之用,起码能让列队等着定宴的下人们有个歇脚的处所。
故而,光是来全聚德定一桌宴,便要用上好久。
杜牧云:“十年一觉扬州梦。”可谓是扬州全聚德醉生梦死的最好写照了。
“掌柜,姑苏李连胜大人来了。”身后伴计的声声响起。
天下贩子中,扬州的徽商久负盛名,而徽商之最,当属扬州,扬州之最,又当属“园林之盛,甲御天下”的瘦西湖。
本日风和日丽。
这统统都有讲究。
杨亭之胡思乱想间,已出了全聚德,来到厨房。
故定宴时,极其烦琐,定一桌宴,鱼翅海参来几碗几碟,人参鹿茸来几斤几两都要问清,有了食材,采取何种做法又是一大困难。
因为,全聚德买卖的火爆,本来一楼的厨房也改成了雅间,邻近的另一处徽商商号不由又倒了霉,现在成了全聚德厨房。
其次另有大大小小十数个盐庄,十余个木行,及酒楼、青楼、茶馆无数。
在全部扬州,提起全聚德,无人不是心驰神驰。
本日李连胜点的乃是一桌苏菜,苏菜又称淮扬菜,乃是发源于扬州的菜系,可谓是本地风味了。
虽说请了淮扬菜良庖,但全聚德到底是外来商号,这风味差上一丝一毫都会给人不正宗之感。
就算是给定宴下人的茶水,也是顶尖的好茶,到了炎炎夏季,又会换成浇了蜂蜜装点生果的冰饮。
仰仗京杭运河和长江的水利之便,天南地北的琳琅货色在此堆积,南来北往的贩夫走狗来来去去,数之不尽的白银如奔腾的江水般在此堆积。
瘦西湖位于扬州西北,京杭运河与长江相较于扬州东南,二者当中乃是一处明朝万积年间的修建,为扬州府学,名为文昌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