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道行高深的淘书客还在看热烈,林逸也就瞧着那帮书虫和书痴疯抢那些旧书,置身事外,倒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慨,之前的本身,不也如许?
林逸莞尔,这夫子庙买书和卖书的都挺成心机,一个个都是大爷级别的,公然是“六朝古都”哺育出来的人,分歧凡响。
林逸不由惊奇,莫非说他们还在乘机而动?这摊主另有更好的东西?
第三册,1993年一版一印,印数600册;
老丁却把脑瓜摇得像拨浪鼓似得,苦着脸说:“您是老主顾,又是玩书的里手,开出的这个价也太低了,网上都上千呢,您这直接砍掉一半……”
林逸这才晓得,人家正在还价还价,本身却自顾发笑,很轻易引发曲解。
那摊主持续倒了三麻袋旧书,这才呼喊一声,“老主顾们来这边看看了,此次带来的好货未几,你们看满不对劲。”
这套书籍来一本才十几块钱,现在整套市场价却高达1200元,品相好的更是达到1500---1800元,并且很难碰到。
不说别的,就这白面皮,每年买书就差未几花七八万块钱,此中大部分都是在老丁这里买的,另有那俩哥们,也都是在这里费钱最多,一年下来,老丁不从他们这里赚个二三十万,那才叫怪呢。
“这套书品相不错,你筹办卖个甚么价呀?”白面皮拿腔拿调地问摊主老丁。
当林逸赶畴昔的时候,就见那书摊前早已围满了人,卖书的摊主脖子上戴着粗大的金项链,手腕上戴着珠串,如何看都不像是摆地摊的,倒像是那种做惯大买卖的大老板。
见两人争论起来,中间白面皮男人的两火伴就劝道,“你俩别争了,争辩这成心机吗?都做这么久的伴计了,现在还争辩这个---快点看书吧,我们不买,人家还等着呢。”说完,还很不满地看了林逸一眼,仿佛是林逸引出来的费事。
老丁眸子子一转,“这方面你是里手,你开个价吧---都是好书,印量又少,我在网上查了,上面的代价都还不低呢!”
第一册,1991年一版一印,印数815册;
这老丁固然世故,却也是个有脾气的人,换成普通的书贩,估计“嘿嘿”笑两声,打个哈哈就畴昔了,他却辩论起来。
究竟上,这白面皮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这些贵书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而老丁之以是能穿金戴银,也都是靠卖这些好书赚来的。
公然,另有乾坤。
第二册,1992年一版一印,印数620册;
再看那些高深莫测的淘书客,却一个个按兵不动,仿佛底子就没把这一麻袋的旧书放在心上。
还是那摊主世故,忙道:“大师伙不管认不熟谙,是不是朋友,能够凑在一起就是缘分……我这书啊,也是要看缘分的,找对了人,它就是你的,找不对,还得捂在我手里头!你们几个先过目,如果看完了不上眼,就让这位小兄弟看看,我看他一眼就瞅中了这套书,也是个识货的主儿……”
第四册,1995年一版一印,印数800册;
《授时通考校注》农业出版社一版一印,精装4册全,插图512幅,仅印600―800套,因为出版的时候不一样,是以凑全一套极难。
至于那些书痴们所抓着的书层次就稍高一点,此中一名抓了本陕西出版社的《聊斋志异点评本》,精装,红色封面,看起来很不错;别的一名则抢到了一本1982年农业出版社精装《齐民要术校释》,林逸藏有一本,现在代价约莫在80元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