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连环图《狄青演义》[第2页/共4页]

实际上,香港除了这套60年代版本的外,另有1979年香港海鸥出版社出版的32开版本的《狄青演义》连环图,这套书也是24本,九品品相的在网上售价高达2500元群众币。别的2005年,上海群众美术出版社再版了该套书,新书售价300元到450元摆布。

“唉,现在买卖不好做啦,之前能够赚几个仙巴,现在谁还看书,都高科技啦……”阿水伯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鸡毛掸子,把书架最上方的浮灰给打扫一下。可见,真的好久没人看书了。

阿水伯一番话算是解开了林逸的疑问,在香港有句俗话叫做“人老精,鬼老灵”,看起来是真的,年龄大了经历的多了,甚么事儿都能看得穿。

“咦,你如何晓得?”

《狄青演义》是一部汗青人物的演义小说,在官方很受欢迎。故事论述北宋名将狄青抵当西夏,保卫宋室江山的事迹。《狄青演义》一面根据史实,一面插手小说的想像,描述狄青的斗争过程,再加上神怪传奇,更增加故事的兴趣性。

斯须,就见他捧着一盒连环图出来,笑眯眯地对林逸说:“你瞧瞧看,这盒连环图还对劲吗?”

提及来,旧书遵循出处来讲,可分为“馆藏”和“私藏”。私藏就是私家藏书,普通读书人都晓得珍惜册本,有的乃至用牛皮纸包了书皮,在册本上面偶尔会有一些勾画,或者藏书者的署名和印章,大抵来讲,这些书的品相都很不错。馆藏书就是图书馆里的书,固然这些书颠末翻阅,不过因为办理比较到位,大部分书的品相还是能够的,只不过在书籍的后页常常粘有书袋,书袋里有“借书卡”,之前人们很讨要这类东西,但是逐步地竟然鼓起了一种“借书卡”保藏,能够从借书卡上看到谁谁谁在哪一天借阅过这本书,细心研讨倒也很成心机。

林逸固然不如何玩连环画,却也晓得连环画保藏的要点不过就三点,“年代够老”,“品相够好”,“作者够吊”。

“在前面公仔阿婆那边买的吧。”

林逸摇点头,“我刚才也差点没忍住啊……”一想到把那本《金瓶梅》塞归去那种揪心的疼,林逸内心就又是一阵心伤。

“在这里当然是港元了。”林逸笑道。

“嗯,不如我给你递个价你听一下,像这类六十年代的连环画,在本地一本约莫上百,你这24本,又是成套的,再加上品相这么好,那就5000吧!”林逸很豪放地说。

“呵呵,听你这么一说,必然也是爱书之人,只可惜我这旧书店现在不如何打理了,根基上没有进甚么好书,好的也都被人捡走了,你就辛苦点看看有没有别的钟意的……”

六十年代的连环画,距今差未几50多年,比林逸的年龄还要大一半,九品以上的品相,极新仍旧,根基上能够看出保藏者没如何翻看过,名家卢汶、严绍唐、徐宏达等---

话说,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群众美术出版社会聚了一多量艺术程度高超的连环画家。成为海内连环画出版的龙头。当时在香港出版的很多连环画都是形貌抄袭本地的连环画,香港本土创作的连环画的绘画程度还不高。当时香港斑斓出版社筹算出版一套《狄青演义》连环画,慕名联络到上海人美社,想请一些名画家担纲。卢汶、严绍唐、徐宏达、朱光玉、盛焕文、蔡人燕、徐余兴等一共十余位沪美社内部及社会上的闻名连环画家参与了这套作品的创作。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