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航海日志》[第2页/共2页]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人喜好汇集一些老的日记本。而日记本的保藏大抵分两类,一类是空缺日记本的保藏,就是保藏爱好者有“洁癖”,喜好那种没有画过,没有写过的日记本,首要喜好日记本中标致的插图,比方,1956年美术日记本《甲种本》布面精装带原装盒套--未利用,因为内里驰名家刘旦宅等人的作品,便能够卖到1800元。

见林逸发楞,周家华这个败家子就说:“1000港币啦,都给你!”

林逸晓得这小子不耐烦了,就说:“才看了这些,那一箱还没看呢。”

说白了,凡是喜好汇集日记的人,大多数都有“窥私癖”,喜好窥测人家的隐私。

那些利用过的日记本,像五十年代土改时候的日记,根基上都被收到很多大学的档案馆里做“土改活动期间”的学术研讨了,如果笔迹好,内容丰富,便能够卖到八百多块,乃至上千。

林逸不由一怔,莫非这内里有好东西?

靠,败家子啊。

除此以外,像那种六七十年代,传抄了黄色《少女的心》之类的特别日记本,也都成了保藏者的最爱,一本起码三四百块。

那本老日记本开本很大,约莫16开摆布,封面是玄色的皮质,翻开,只见在日记本的扉页写着:周传龙《帆海日记》,1963年,购于湾仔杂货店。然后用钢笔在扉页的右下角画了一只调皮的鹦鹉,画的很不错,活矫捷现,仿佛这只鹦鹉会说话,通过它来奉告你这本日记记录的各种故事。

……

……

再看第三页,1963年7月3日。

现在,林逸翻看着这本《帆海日记》,健忘了时候,周家华那小子就不耐烦了,把抽完的烟掐灭,说:“大佬,你看甚么啊,我阿伯的日记有甚么都雅的,你如果喜好就全买了去,拿回家想如何看就如何看。”

比如1958年版,翦伯赞赠杨济安《扶植日记本》,因为内有翦伯赞赠言,就在客岁拍出了8500元的价码,而一本详细记录了民国26年(1937年)南京事件的女门生日记本,则在瀚海拍卖会上拍出了23000元的天价。

周家华就说:“那箱我也没看,谁晓得内里是甚么鬼,你如果要的话,随便给点钱,拿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