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火力上风也在明军一方,不管河面数十艘战舰上那些小型火炮,还是河湾铺城墙上一字排开的臼炮,都在为东岸明军供应充沛的火力援助,特别是后者的最远射程,乃至几近达到了马圈子城门前,能够说清军一出城就有能够遭受着花弹轰击,更别说河面上还稀有以百计的大炮在向他们狂轰了。
那是靠天用饭的,现在风正劈面吹呢。
清军的炮弹还是不竭落下,乃至另有炮弹直接击中了大炮,但飞过一千多米间隔后,这些炮弹已经没甚么力量了,打在青铜炮身上只能擦出燃烧星。
牢固大炮的绳索敏捷被解开,沉重的大炮在无数兵士的鞭策中缓缓下了那辆拖车,并且在护墙前面架设起来,与此同时六名壮汉用软兜抬着一枚四百斤重的花岗岩炮弹敏捷上前,炮上自带的吊臂敏捷将其吊起,在炮口处一名流兵用力推了出来,内里的药包早已经放好,不放炮弹是因为担忧它在起伏不定中滚出来。而安设好炮弹以后,护墙旁的兵士敏捷在墙壁上凿出了射口,如水缸一样的庞大炮口立即指向了远处的河湾铺城,跟着前面两名炮手用力转动节制俯仰角度的转轮,炮口略微向上抬了一点。紧接着大炮尾部炮手将火绳杵进燃烧孔,惊天动地的炮声突然响起,庞大的花岗岩炮弹带着强大的动能刹时到了六百米外,精确地撞击在马圈子城的城墙上,那城墙上立即多了一个清楚可见的庞大疮疤。
但和木筏分歧的是它两旁另有三十个一样圆木制成,内里包着铁板的广大车轮,就像当代的大型平板拖车一样,托着上面重达七吨的巨炮,在三十头水牛拖拽下迟缓向前挪动,哪怕在城墙上扒了一个十几米的豁口,也仅仅能让这拖车通过。
两边的死尸在一片不大的地区里不竭地堆积着,汇入辽河的鲜血乃至都让近岸的河水为之变色。
但这并没甚么用。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幸亏这并不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