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烟火绚烂,一逝怎余烬(2)(七夕)【二更】[第1页/共2页]

这天我与煜倾达到充州城时,已是入夜时分,本还在为是否能寻到堆栈而忧愁,却见城里此时一片热烈不凡。彩灯高挂,绢带飘飞,集市喧闹,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很多男男女女并肩走过,衣衫皆是鲜敞亮丽。

“七夕……”我在心底冷静地念着,本来我在静思宫已经呆了那么久了。

我听了忙拉了煜倾跑畴昔看,只听得店铺的铺主正对为首的一对男女道:“闻声一惊,并不难过。打二字古籍。”但是那一对男女苦思了半晌也未答得上来,铺主只得摊了摊手,遗憾道:“可惜只猜中两题喽!”

店东又连画了好几幅,这时我已经站到了人群的最火线了,望着店东扣问的眼神,我一时想不出该画点甚么,心下焦急去望煜倾。

我苦思冥想未想出答案,焦急得转头去看煜倾,谁知他淡笑答道:“阮籍能作‘青白眼’,林逋以‘梅妻鹤子’闻名,即‘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子猷爱竹成癖,伯乐善相马,故此题答案为,青梅竹马。”

“‘枝’字的前头是‘木’,‘风’字断根掉内里,余下‘几’,加上‘一点’就是‘亢’字。‘州’字以象形法与‘柳线三垂、疏雨’相扣。以是答案应当是杭州城。”

行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我与他手挽动手,肩碰到肩,表情别是欢乐。这时我们走到了一座石桥边,旁侧有个临水的台阶,平时是供船只渡人登陆的,现在却挤了好些的男男女女。

“煜倾,那是甚么?”此时我手上正拿着一串吃到一半的糖葫芦,指着火线一家围了一圈人的商店问道。

见我一口气答中五题,围观的大众无不鼓掌喝采,纷繁催着铺主持续。因而我又连答了好几题,直到铺主出了第十题,我一下子愣住了。

堆栈的掌柜笑道:“女人莫非不晓得么,今儿是七夕呀!”说罢眼神还别有深意地扫过我与煜倾二人。

铺主的眼神顷刻一亮,又道:“部下接令即放箭。打一成语。”

“世上能有几人闲,卷帘格,打一成语。”

“枝头一点清风里,柳线三垂疏雨中。打一城名。”

“放河灯吗?女人,公子。”身后一道衰老的声音传来,我转头一看,是一满鬓白发的老婆婆,“七夕又是鹊桥相会的日子,因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人们便在人间放河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同时是对他们的祝贺。当然,这一盏河灯承载着的既是祝贺,也是心愿,二位有甚么欲望便在放下这河灯时许下,必是天从人愿,心想事成。”

“猜灯谜啦!猜灯谜啦!”这时忽闻前边的商店前有人喊道,“半吊钱一轮,猜中一题即送彩花一束,猜中五题送木刻鸳鸯梳一把,十题全中者可得快意合心玉佩一对!”

我挤进人群中,正见那家店的店东置了一块光滑的大理石板于桌前,一旁是一口烧着正旺的锅,锅里是熔化了的金黄色麦芽糖。这时他用勺子将熔化的麦芽糖舀起,倾斜勺子,使糖成细水柱状滴落在冰冷的大理石上,随后只见他挥袖而起,时柔时刚,时缓时快,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就做好了。店东用一根颀长的小木棒黏在其上,将其拾起,递给最火线的一女子。

“女人和公子真是好学问!”铺主取出一对快意合心玉佩予我与煜倾,眼神中满是赞美,“愿女人和公子合心快意,早结良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