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当可转圜。”荀彧稳住心神,一蹴而就:“速呈明公,不得有误。”
翌日出兵,高傲野泽入濮水,长驱直进。攻打濮阳。
“此乃‘四周伏兵’之列城阵也。”程昱言道:“攻其一,而援兵四至。稍有不慎,必陷重围。”
“江夏黄祖,广陵赵昱,二郡当攻那边?”袁术意气风发。
“得令!”信使怀书而去。
“吕布率本部,守濮阳。别部屯濮阳西四五十里,另有二营分立城南、城东。”程昱将标兵来报,悉数汇总。摆设于濮阳地形图。
濮阳周遭枢路,皆有六健将分兵守备。曹操盖海舰队,逆进北濮水,必拔此城。
前扬州牧刘繇,囚禁馆舍。袁术以礼相待,并未刁难。至于后事,且观时势如何。
命桥蕤,守襄安。张勋,镇历阳。再命降将樊能、于麋东屯横江津,张英屯当利口。重整水砦。待水军练成,上攻江夏,下击广陵。
上表报捷。
麾下将校,领兵四出。或入淮泗,或行长江。沿线城池,望风而降。便有恪守不降者,先围而不攻。待刘繇押送城下,亲身劝降。便是忠臣良将,亦无可何如。
如此,九江南部郡境,为二王国共分。
军心涣散,士气崩盘。堂堂一州之牧,皆不战而降。何况我等臣属乎?
有荀彧率军守备,甄都万无一失。
“仲德,可有良策。”曹操遂问。
稍后,偏将军纪灵携前锋入城。后续军队,源源不竭,会聚寿春。见大局已定,为便宜行事,袁术自领扬州牧。传令九江、庐江二郡归服。见局势已去。刘繇所辟官吏,望风解印去。先前如鸟兽散,袁氏弟子故吏,又纷繁来投。不出半月,重拾先前气象。
“若无此评,先生血溅矣。”袁术长笑收刀。许子将考语,足令袁术立名。
言罢,厉声问道:“明公安在?”
“喏。”
“卑贱所思,与明公同。”程昱笑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循水路逆进。明攻列城。暗通田氏。约按光阴,夜开城门。直取濮阳。一战而胜之。吕布败,余众皆不敷为患。”
“呈来。”荀彧遂搁笔。
“吕布出身边郡。深谙列城御寇之术。”曹操慨叹。
“报,有军情送到。”每日军情,曹操皆连夜手书,快马送至甄都。交由荀彧参谋。本日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