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蓟国飞车桨,翀嚣帆。木兰大舡,日夜三千里。岂是陆上辎车可比。
大士不愧,菩萨之名。
故,蓟王沉思熟虑。釜底抽薪之计,断不成行。
无怪军正沮授,先命马超等三将,剿袭二都城。早已料定,兵分二路后,贵霜必力有未逮。
“陈兵国境,未曾轻动。”赵云答曰。
策画之服从,乃为损人利己。若损人而倒霉己,勉强可为。然害人害己,断不成为。
旗船爵室。
“子龙。”
徒令一干人等,点头感喟。“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掌财”。古往今来,善战之人,皆知此理。
桓帝战役元年(150年),楼陀罗达曼一世薨。
陈到乘楼船泊岸。稍后,天梯将构造战象,缓缓降下。
言及此处。陈到遂将此行所见所闻,娓娓道来:“数日前,贵霜兵分二路。下路乃由其副王所率,斜驱摩诃剌佗国。欲合兵以击百乘。”
“叔至。”
因而,环身毒半岛。遂成时下,最好航路。
换言之。此时,西部总督区,已尽显颓势。汗青惊人类似。自贵霜雄主,迦腻色伽一世薨后。贵霜国情,与西部总督区,如出一辙。正因贵霜有力干预,才令西部总督区,屡为百乘王朝所败。国土沦丧过半。
此消彼长。扼葱岭以西,贵霜帝国,首当其冲。必定式微。何必蓟王多此一举。
蓟王天生。和光同尘,明以照奸。天下局势,只需点到为止。如何择选,且看主公,乾坤专断。
见蓟王深思不语。沮授、徐庶、法正,并一众幕僚属吏,正襟端坐,不置一语。
何如马鸣菩萨,不欲行此毒计。
“必为取西岸港津。”赵云一语中的。
贵霜与摩诃剌佗,二国鸿沟,为“耐秣陀河(注①)”。
“金耳国,兵至那边?”陈到先问。
卑不谋尊。
但因其统治者头衔是贵霜帝国西部总督,故又称“西部总督区”。至今汉,楼陀罗达曼一世时,国力鼎盛。自封“大总督”,并铸币以广而告之。
陈到欣然言道:“主公,亦有此令。”
印度东部,孟加拉湾沿岸,又漫衍科罗曼德海岸,及恒河三角洲。
“大士,何所言?”便有高僧先问。高僧多智者。且门下弟子,遍及身毒各国。耳目通达,时势如何,早已心知肚明。
平心而论,此乃贵霜王,背信弃义于先。蓟王据道义高地,自可传檄声讨。乃至毋需,兵器相向。只需一道敕令,命西域都护府,提早参与边疆纷争。为安眠、康居等国说和,相约各自罢兵。
行釜底抽薪。
因而,贵霜兵分二路。一起,由贵霜王亲率,以示慎重。践约东进,与蓟王会师华氏城。另一起,则由副王所率,斜驱摩诃剌佗国,与西部总督合兵。共击百乘王朝。夺回孔坎海岸并光复摩腊婆台地。
然,亦因蓟王远征身毒,令二国呈现转机。
陈到笑道:“必是避,子龙之威。”
水运之便当,单今后次远征,运送粮草辎重。便可窥一斑。陇上小麦,自顺下昆仑道,续接大章道。展转数千里,运抵蓟王大营,不过百取十五。高达八成半,皆在途中耗损。正因如此,故东西商路,唯运输丝绸等轻飘易存,且价高之物。此亦是“千里不贩籴”之深意。
蓟王此番远征。除开疆拓土,分封诸子。另一个首要目标,便是凿穿身毒沿岸港津,续接海上丝路。贵霜王之意,不但与蓟王,均兼顾毒国土。乃至,东西海岸良港,亦欲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