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验无误,由函园朱紫亲手拆封,呈于夫君劈面。

客岁底,已举家迁入楼桑大溪地,得刘晔举荐,入太学坛。时蓟王已北上,故未知也。

首任函陵令人选,年前蓟王已六百里去信国中,扣问二位国相。

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来往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暗中练习),讲武习兵。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今欲举族北迁,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残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蓟国沃野万里,民富兵强,能够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强健在后,男女三百馀人行。

大江东去,四时不冻。

刘晔与肃和睦,遗肃书,曰:“方今天下难安,乱象已生,吾子姿才,尤宜本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想我蓟国,披甲十万,处地肥饶,淮泗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时不成失,足下速至。”肃答然其计。欲举族北上,迁入蓟国。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依律,帝王陵寝,当设“园令”。《后汉书·百官二》:“先帝陵,每陵寝令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守陵寝,案行打扫。丞及校长各一人。本注曰:校长,主兵戎盗贼事。”

历经开年大典,少帝颇显沉稳之貌。见多识广,屡见不鲜,便是指此。待此等大典,皆可应对自如。百官临朝,另有何所惧。蓟王临朝,便宜行事。无需次次上朝。三公九卿,何董二戚,并二位幕丞,足可打理一朝之政。

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大局)。本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有惊无险,脱困行至江边。乘来往江表十港之蓟国海市大舡,北上蓟国。逃出世天。

年底大雪,倒春尤寒。上陵礼后,气温日渐回暖。除背阴处,积雪深厚。园内只剩残雪。阳渠解冻,为时不远。接连主持两次开年大典,再加阳春日暖,万物萌发,刘备非常倦怠。

蓟王特赐师弟刘晔百金,以示嘉许。

各地上计使团,四散而归。庙门处,各色人等依依惜别,相约来年再见。如前所说,蓟王辅政当满五载。掐头去尾,来年上计,必如先前这般。

公孙长姐,又岂能回绝。这便放心住下不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