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识之士,无不扼腕感喟。

“回禀陛下,千真万确。”河南尹何苗掷地有声。话说在陛上面前,何苗还从未如此大声。

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何苗搓手道:“不求钱货,只求封侯。”

前后两汉,四百年传承有序。天下民气向汉。今汉以来,外戚擅权,常凌辱幼主。天人共怒,四海激愤。麒麟降世,重振宗室。亦是彼苍有眼。刘备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创下赫赫威名,岂是大将军何进能够望背。

“拜见袁校尉。”郑泰先执礼。

见袁绍面露愧色,刘备这便觉悟:“本初莫不觉得,乃是我趁机将刺客一网打尽。尽数毒杀。”

太后上寿礼时,陛下与文武百官,所饮所食皆无差。唯独吃了那张专门为他烤制的胡饼。然陛下不但本身食用,且还与何后、王美人分食。为何唯有王美人毒发身亡,陛下和皇后,却皆安然无恙?

蓟王极怒坠马,乃至卧床不起。更惹无数感喟。天下惜豪杰,重豪杰。足见一斑。

“此话当真?!”陛下霍然站起。

“恰是胡椒。”相传此物乃张骞自西域带回。然却未能将种植体例一同带回。直到盛唐时,中原才始见莳植。

“然也。”袁绍叹了口气:“不但是我,便是陛下,亦如此想。更何况朝堂高低,文武百官。故金市大案,上报朝堂,遂无疾而终。乃至疏漏。”

“毒杀王美人之真凶,莫非便在酒坊贼人当中。”

“臣,敢不效死!”何苗喜极,再以头触地。梆梆作响。

“请。”

“速去永乐、永安二宫通报。”事不宜迟,何后又叮咛道。

何后再诘问:“人证物证皆在否?”

“主公已在前堂恭候。校尉请随我来。”郑泰侧身相请。

“臣,服从!”何苗奋然起家,又奉承一笑。

“此事易耳。”何后微微一笑:“二兄若能独当一面,假以光阴,可举为车骑将军,封万户侯。”

名刺,鼓起汉末。风行于六朝,尤以魏晋为盛。传说,郭林宗为士林敬慕。游历洛阳时,路人慕名而来,进谒订交,常“载刺盈车”。南朝夏侯叔人,孝闻乡里,人争与交,家中“积刺盈案”。乃至另有“进谒为好(癖好)”者。南朝梁人何思澄,夜夜削木书刺,天明即驾车外出,进谒探友。不管多晚,需将名刺投光,方能纵情而归。日日如是。

--------------

“陛下喜食胡椒与胡麻(芝麻)。然何后不喜。胡庖做饼时,不知分量,故而少放。陛下食之有趣,便分与皇后及王美人。皇后不喜胡味,故只食少量,便弃在案边。而王美人久随陛下摆布……”袁绍一声感喟。

长秋宫内。

“然也。”袁绍终究道破答案:“趁太后上寿礼,毒杀王美人之人,便是金市胡姬酒坊庖人。”

出西邸。何苗不敢怠慢,又敏捷奔赴长秋宫、永乐宫、永安宫。一一通禀案情。

“好,好,好……”陛下忽泪流不止。好一阵长叹短叹后,又寂然坐地。暗自神伤,单独拭泪。然却仿佛卸下千钧重担。

蓟王一世英名,若无真凭实据,又岂会怒而杀人。

司隶校尉袁绍上门投帖,得入府相见。

左伯纸名扬天下。蓟国名帖,皆是纸质。特别贵重。

“庖人?”刘备一愣,旋即觉悟:“胡饼。”

饮茶润喉。落杯后,袁绍这才言道:“玄德可知赐婚当夜,洛阳城中,乃出一桩大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