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

“本来如此!”吕布大喜过望,离席下拜:“守丞厚恩,布,粉身碎骨,无觉得报。”

传阅党魁手书。与董班四目相对,郭亮考虑言道:“贤姪当知。党魁书中提及之人,乃蓟王族兄。出身楼桑刘氏,与王上自幼相伴。少时外出游学,十余载方归。守蓟国邸,来往南北二宫。代行蓟王家事。官卑而权重者,莫过于此。有此人作保,焉能有假。”

前后二次党锢,党人家破人亡,数不堪数。残存党人,之以是能苟延残喘,艰巨维系至今。右国令并夏馥,居功至伟。

“若将计就计……”上元夫民气机百转,喃喃自语:“行‘点石成金’。浮图东来之祸,可消矣。”

闻记室掾密报,贾诩不置可否:“右国令女,弃门而出,不知所踪。”

上元夫人,遂取来细观。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见吕布很有醉意,刘平落杯言道:“此一别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能与左中郎将再见。”

“刘平,时唤‘五貉’。族中排行第五,乃小弟族兄。少时大考,亦列第五。生性机辨,不甘人后。约莫在小弟复爵后,外出游学。一别十载,学就回籍,遂改小弟旧名。”甯姐姐对刘备之事,如数家珍。便是楼桑刘氏孺子,亦影象犹新。

瑶姬登顶阁,呈上师门书录:“瑶池仙会时,襄楷谶语,皆录于此卷。”

林虑山,乃党人冬眠之地。特别夏馥在时,与右国令苦心运营。看似茅舍粗陋,实则收支有度,自有章法。闲杂人等,断难混入。

黄巾先手,党人背工。

“大事不好!”

“灵帝北巡时,宋奇曾与王芬把酒夜话。各说隐情,互说衷肠(注①)……”不及细说,甯姐姐猛起家:“事不宜迟,我当亲赴洛阳!”

竹书沉重,飞鸽没法带来。故用时很久,方传至洛阳。

党魁择此地,行曲水流觞,自是神来之笔。

甯姐姐拆封细观。略作考虑,竟起毛骨悚然。

“宁肯托其有,不成信其无。”甯姐姐言尽于此。简朴清算行囊,坟前叩别先父,马上奔赴洛阳不提。

十里函园,九坂琼台里。左中郎将吕布府。

守丞刘平登门拜访,吕布自当设席接待。

重新落座。刘平言道:“王上已命我,赴党魁上巳会。左中郎将,可愿与我同往。”

“你我莫逆之交,何必如此见外。”刘平离席搀扶。

“京师繁华盛景,皆于我如浮云。此去独一牵挂,便是左中郎将心忧,如何消解。”刘平言道:“前日大胆。将左中郎将之事,面陈王上。岂料,竟有转圜。”

“好一个‘骊龙假寐,令媛之珠’!”电光石火,上元夫人已窥破端倪:“刘惇上洛,有备而来。乃襄楷身后之谋。无端飞升,绝非一厢甘心。”

“夫人?”瑶姬试问。

“夫人何事惶恐。”瑶姬陪读再侧,字里行间,并未发明非常。

“能令右国令女,罔顾伦常,擅弃三年守孝之期。必事出有因。”贾诩言道:“猜想,此时正星夜兼程,奔赴洛阳而来。”

“乃为与主公相见。”记室掾心领神会。

斯须,二老又回。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上元夫人神采凝重,瑶姬自不敢骄易。

“并无非常。”记室掾答曰:“除党魁广发请柬,邀京中名流高士,赴曲水流觞之祓禊集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