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让,承让。”能将《归田赋》,有模有样,吟诵大半。坂上董太皇,与有荣焉。虽不谨慎露山,亦足可称道。

本来。正有一耳杯,不偏不倚,停在董骠骑榻前。

“好!”袁术引世人齐声喝采。

见董太皇不语。窦太皇亦笑言:“杜康与松泉酿相仿。卢司空,能饮一石。”

衣带诏安在?

“如此,二位将军,或可撑过一巡。”少帝终是放心。

与三五好酒,席地而坐。饮美酒好菜,赏曲水流觞。风雅之行,莫过如此。

曹操心领神会:“少府之意,吟山不露山,诵水不显水。句中无‘山川’二字,便是‘寄情于山川’。”

“露山矣!”便有人高呼。

围观人群,已各自兼并无益阵势。屏气凝神,拭目以待。

“发乎情,止乎于礼”。三月上巳,长幼皆宜。

水边忽起哗然。

牛山北坂。已用竹木建起高台,上立行营。可供二宫太皇并少帝,居高俯瞰。十里山川,尽收眼底。三山环绕,一溪旁流。沿溪谷两难浅滩,取迂回蜿蜒处,于一里以内,起座座滨水小台,上置坐榻一张。溪水自榻下贱淌,触手可及。

董重灵机一动:“龙吟方泽,虎啸丘林。”

试想,一座座马车营房,沿溪谷放开。中置炭炉篝火,四周摆设美酒好菜。篝火旁另有“美媵艳姝”,“戴翡翠,珥眀珠,曳离袿”,轻歌曼舞,端倪传情。

故党报酬东主,择选七人,组苍龙七宿。宗室外戚为高朋,择选七人,组白虎七宿。朝中百官及名流高士,各选七人,组玄武七宿,并朱雀七宿。各据河湾,相对而坐。

村中男女长幼,正在里魁的号召下,先斟满耳杯,再取碧荷承托,最后谨慎送入溪流。便有流觞,幸运逃过截取。亦被水边人群,争相捞起,一饮而尽。无有逃脱。

宋人罗愿《尔雅翼·卷十》便说,晋人尤好食枣,“其人置之怀袖,食无时(得空便吃),久之齿皆黄。故《摄生论》亦云:齿居晋而黄。”正因时人,食枣成风。乃至《汉书》亦载:“安邑千树枣,此与千户侯等”之说。足见流行。

坂上行营。刘平代蓟王,陪坐侧席。捧杯在手,俯瞰荷叶流觞,蜿蜒而下。被人顺手捞起,痛饮美酒,吟诵名篇。不由暗自皱眉。

“好酒量!”便有人号令。

远山近水,风动鸟鸣。

“浮枣绛水,酹酒醲(浓)川”。上巳节时,男女聚于水边,竞相浮“稷山枣”于清流当中,宴前泼美酒入溪,以祭大好国土。遂因循成习。

董骠骑自当明白,世人因何哗然。这便不慌不忙,探身将荷叶上耳杯捞起,一饮而尽:“......因而仲春令月,时和蔼清;原隰(xí郊野)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xié háng 高低翻飞),关关嘤嘤。于焉清闲,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所诵,恰是张衡《归田赋》。

“稷山枣”,旧称“晋枣”,亦作“绛枣”。因稷山位于河东,故今又俗称“河东枣”或“安邑枣”。

趁长辈欢饮,家中少年,三五成群,结伴而出。与别家“窈窕淑女”,并“立水涯”。“轻风掩壒,纤榖低徊,兰苏肹?,打动情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