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来往畅达,并无不当。万一董卓设卡剥削,讨取重重关税。商队可随时弃走外线。

“喏。”二人领命而去。

遵还是例。只需治下民满万户,辟田万顷。便可擢升为“千石令”。袁霸、袁徽,“三百退隐,二千及冠”,梦寐以求,指日可待。焉能不效死力。

左国令士异,朗声宣读王命:

“封袁霸为临渝长,秩三百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时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先前擢升四尹时,刘备命四人暂领郡治政务。县令人选,未急于一时。今,新设二郡,因郡治皆要增筑港城,故郡治地点县长,刘备亦一同任命。明白合作,方能事半功倍。

二十万口,分置数城,不过杯水车薪,力有不逮。新得数十万黑山众,雪中送炭,恰好填满。疏浚后的文安水路,上承掘鲤淀,与蓟国水网紧密相连。泽中河堤矗立,渠网纵横。水网麋集如头绪,可滋养百里良田。旱时引水,涝时蓄水,再无水患众多。

“臣在。”门下督郑泰与主簿孙乾,乃蓟王私臣。虽只食六百石俸,然大小朝会,皆陪坐侧席。雷打不动。

“封袁徽为柳县长,秩三百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时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王连暂居四方馆,岑晊人在国宾馆,袁霸、袁徽,则在太学坛。皆不远。轻车驷马,风驰电掣。

蓟王向来未雨绸缪,以备不虞。趁天寒地冻,河川皆白时节,先将吏治体系构建。待来年开春,轻装上任,必定事半功倍。

“将诸位贤才,速请来相见。”刘备言道。

《地理民风记》载:“高成县东北五十里有柳亭,故县也”。《魏地盘记》亦载:“高成(县)东北五十里有筐山,长七里”。柳县故城,便在筐山主峰下。

十城之长,当以国中英才优先。

刘备亦曾谆谆善诱:筑城被选阵势高突,水网交会之地。如此称呼亦好选定。如:滏阳、易阳、滹阳、泒阳,诸如此类。因地制宜,若与旧县重名,只需在名前另加“东、西、南、北、新”便可。

“封何颙为楼桑令。秩一千石,‘铜印黑绶’。另赐黄金五百两,铜钱五万,蜀锦五十匹。四时朝服及骖马安车一驾。”

文安境内滏水、高阳水、南易水、滹沱、泒水等,诸水交汇,散为大泽,径百二十里。刘备年前返国时,大泽已圩去少半。文安县境,置流民十万余。辟田一万顷。加上原有齐民,已破二十万口。

陈群谦虚以受。今十城筑毕,城名亦如刘备所言:滏阳、北易阳、滹阳、泒阳、沙阳、利丰、临漳、临津、平渠、永宁。

蓟王已有言在先。

安排好新增数县政务。不及歇息,蓟南尹陈群又上疏。言,文安大泽屯田已毕。

郦城令阴修“三举乡党”,遂成典故。与“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其意近似。

“臣之二弟,皆有干才。正可为主公分忧。”袁涣肃容奏曰。

二地之长,当授予何人。蓟王心中,已有合适之选。

为安设不竭涌入的各地流民,陈群对比钟繇,先在境内新筑数城,后增至十城。

“臣,领命,谢恩。”

二县皆未满万户。然柳县乃由章武析出。只需将滞留勃海郡内之青徐流民,尽数吸纳,安居乐业。不出二载,当轻松破万。临渝乃辽海郡治。只需将高句丽民迁入一半,亦可破万。就是这么简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