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夫亦如此想。”刘备转而又道:“然,老族长年龄渐高,今有孤孙归家,宜当耳提面命,奉侍榻前,令祖父保养天年。实不忍遣往洛阳。”

“朱紫言之有理。”刘备涣然冰释:“如此,便授国邸守丞兼王宫行人。”

“臣,服从。”刘平伏地领命。

“主公巡查在外,归无按期。故遣我来。”大兄刘文谆谆善诱:“守邸丞,本是四百石官。主公又赐六百石宫职,乃为‘特进’,将五弟官俸,升为双六百石。我划一气连枝,自幼相伴。此去京师,当谨言慎行,不成尽情妄为。有损家风。”

蓟王外出,太妃监国。此乃祖制,并无不当。任命国中官吏,亦与礼法相合。只需奉告摆布国相,走既定法度便可。依律,委任国中大小官吏,皆需由二位国相上报少府,再由中书令,转呈蓟王批复。若(蓟)王外出,或王年幼,则由垂帘称制的太妃全权代理。

士朱紫如出水芙蓉,鲜艳欲滴。孕期渐重,睡意深沉。沐浴换衣,姗姗来迟:“此是何人也?”

“喏。”

蓟邸,乃先前蓟王破钞重金,购前渤海国邸改革。待王美人贵子新封勃海王,又转赠王美人贵子。再择函园官堡内空置宅院,新置蓟邸。时下并无委派发官员。乃由左丞荀攸代管。

“夫君常言‘男儿志在四方’。既为宗亲,为国效力,亦无可厚非。”士朱紫劝道:“夫君诸弟兄,皆身居要职,得食高俸。将心比心,又岂能厚此薄彼。”

刘平欲入京供职,常驻洛阳。便欲官拜“守丞”,居于蓟邸,为蓟王高低驰驱。

邸长、丞,主邸中事件,比干石至六百石俸。与行人、译官、别火三令,并属大鸿胪。今汉初,光武淘汰机构,省并郡邸长丞等官吏,转由“公子治郡邸”。《后汉书·百官志》有载:“右属大鸿胪。本注日:承秦有‘典属国(主管属国的秦官,秩二千石,另主蛮夷事件)’,别主四方蛮夷朝贡侍子,成帝时省并大鸿胪。复兴(光武)省驿官、别火二令、丞,及郡邸长、丞,但公子治郡邸。”

“大兄字字珠玑,弟已铭记肺腑。”刘平肃容下拜。

“夫君明见。”士朱紫一笑倾城。

泉州港,三足踆乌号。

“然也。”刘备悄悄点头:“采桑葚、戳蜂窝、掏鸟巢、捉鱼虾……皆因他好吃而起。因父母早亡,故族中长辈兄弟,颇多照顾。我辈兄弟,亦多帮衬。约莫在为夫少复祖爵时,外出游学。一别十载,不知竟改我旧名。唤做:刘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