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兹事体大,蓟王并未等闲过目。传令道:“来人,沐浴换衣。”

“恰是。”服虔答曰:“故北投蓟国,请郑公转呈王上。”言下之意,先请郑玄过目,若无错误,再转呈刘备,觉得进身之阶。

要说高皇,有何分歧。单守陵一项,足见一斑。上古先秦,殉葬大行其道。然自我高皇即位,却反其道而行之。渐弃活人殉葬,改用活人守陵。一死一活,高低立判。

“臣,服从!”服虔肃容下拜,行认主大礼。狂喜之情,溢于言表。

“子慎先生请起。”刘备伸手虚扶:“请坐。”

“拜见王上。”

左国令士异,肃容上前,捧盘接过,转呈蓟王。

“尚未故意仪之选。”刘备笑道:“临时空置。待觅得良才,再授予不迟。”

郑玄遂取装有厚厚一卷绢书的囊袋,呈给蓟王:“老臣连夜拜读,字字珠玑。无一处疏漏。”

二崤城下陵邑,车水马龙,日渐繁华。先有殖货里豪商尽数迁入,后有四郭百姓、蓟王亲朋大量入驻。年前,朝廷郎官、御史、尚书等中低层官吏,广置宅院,迁入安居。然自开春以来,曾为三公九卿之朝中元老,亦购府邸,入园保养天年。

刘备从谏如流:“子慎先生可愿屈就太学坛,为博士祭酒,兼领王子馆‘博士祭酒’。”

“子慎先生公然大才。”一气呵成,毕览全书,竟已华灯初上。

“王上谬赞。”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蓟王刘备自幼家传渊源,又得卢植真传。才学极高,自能体味。

“喏。”

《国语·周语·上》:“瞽献曲,史献书。”注曰:“《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汉书》亦有:“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然向来,多献佚书。如服虔这般,将呕心沥血之著作献出,实属罕见。

门下署一旦设立,诸如辅汉将军府之“幕府游缴”,皆变成“门下流缴”。私臣乃是近臣,与主公刘备意气相投,豪杰同契。换言之,“门下”虽不具佐世治民,安邦定国之才,却为人间豪杰。刘备于公,不成授予公职。然却可于私,支出门下。

贾诩与荀攸,相约见面。

“郑公所言极是。”刘备欣然点头:“孤,亦如此想。以门下祭酒为首吏,下置:门下掾、门下督、主簿、诸曹、书佐、孝子、偱行、议生、游徼等属吏。”

蓟国双食俸,已天下皆知。今蓟王又开双博士之先河。服虔遂为双博士之第一人。足见《春秋左氏传解》之慎重。蓟王再觅良才,遂开夜宴。一为服虔拂尘洗尘,二为君臣同庆。

由蔡邕、钟繇等书法名家,亲技艺书,交由将作馆精工细作的“活字铜范”,亦在尽力锻造中。《活字印刷术》,技艺早已齐备。只需“字范”铸成,文风武貌,何止鼎盛。

“主公明见。”百官下拜。

贾诩悄悄点头:“神上宗师,借刀杀人也。”

待门下署设立,蓟王家事皆交由门部属吏打理。如此国事家事,泾渭清楚。二位国相亦减去很多承担。

郑玄笑道:“服子慎,乃世之良才,主公当善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