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早有筹办:“鄙国虽雄踞河北,然我主天生,子嗣浩繁。虽沃野千里,四百雄城,亦不敷分。”
“众卿,意下如何?”
“主簿孙乾,六百里传书。言,朝野皆无贰言。”士贵妃呈报。
“蓟王三百子嗣。”董侯佩服。
一言蔽之,家国天下。
故一来二回,皆需光阴。由黄门令左丰,亲送孙乾入鸿胪寺国宾馆。
董侯口出皇命。还需尚书台制诏。而后上呈董侯,确认无误,再一式二绢,昭告天下。
“老臣,亦无贰言。”曹嵩肃容奏对。
话说《推恩令》下蓟国必定支离破裂。且为不偏不倚,有失公允。蓟王力求王子、公主,皆可得一县,乃至一郡之地。不吝劳师动众。立江表十港,辟外洋荒洲。现在又欲攻略身毒,皆是是以。
“老臣,无贰言。”杨彪奏对。
“取都尉玄南下图,并暖泉驿建模。”蓟王言道。
百官亦交头接耳,无不面露敬佩之色。
古往今来,无人得免。
若无侍寝,四妃当无出缺席。
公然蓟王无难事。
“老臣,实无贰言。”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报酬财死,鸟为食亡。
董侯又问:“太傅觉得如何?”
孙乾位列门下五吏。因门下祭酒司马公为万石国老。门下五吏,皆水涨船高。为二千石官。蓟国二千石,可想而知。蓟王曾“千里留白书”。时门下督郑泰,不过六百石。便可徵千石高官。现在位二千石列。除国老外,皆可代主徵辟。却不知,唯门下督郑泰一人擅权。亦或是,门下五吏,兼而有之。
反正不敷一里,便是所谓坞堡。
“恰是。”孙乾答曰。
“身毒远在荒服以外。”董侯知之甚少:“且问主簿,蓟王何故大动兵戈?”
身毒佛国,自求多福。
“喏。”便有女史,将二物取送内阁。
董侯这便问道:“太师觉得如何?”
孙乾六百里传书国中。所谓“六百里”,乃指最高品级。蓟式构造快船,日夜三千里。自甄都顺下大河,经南皮入漳水,顺入千里蓟国渠。南港朝夕可至。
“回禀陛下。”孙乾答曰:“我主言,蕞尔小国,不知上邦风采。夜郎高傲,井底之蛙。据天府沃野,暴殄天物。各国主,假神佛之名。‘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当尽数灭之,并入汉土。”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
此言无需答。
君不见,勃海王刘悝故事。
“谢陛下存恤。”孙乾代主拜谢。
时下,人丁划一于出产力。为求子嗣连绵,螽斯衍庆。无所不消其极。蓟王先祖,中山靖王地宫,王后所奉,寄意开枝散叶的双头祖器,便是汉人的生殖崇拜。如同世家后辈,常分仕诸国。此亦是风险应对之策。即便灭族极刑,亦有漏网之鱼。且蓟王多将子嗣,分封外洋。谓“鞭长莫及”,便是如此。
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之为“东女国”或“苏伐刺拏瞿呾罗国”。并说此国“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
翌日晨。蓟王已知。
“臣等,附议。”三公九卿,齐声奏对。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积蓄饶多,阵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蓟国可称之乎?”董侯此问,别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