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别,其意大相径庭。
先前,曹操整备水军,于雷泽督造水军大营。今已完工。扼守鄄城高低水路。引河水绕城,再续布施水。只需水到渠成,足可保兖州,举州之安。
心念至此,遂召群僚相问。
张邈落杯言道:“实不相瞒,太师公车相辟,不敢不来。”本来是应王允所辟。
蓟王赐加黄钺,受九龙桓表,尊尚父。雄踞河北。乃大汉第一强藩。曹操奉天子入兖州,封卫将军,四出使节,联络四方将军,“尊王攘夷”,共举大义。
曹操笑问:“不知太师辟为何职。”
先前郡兵,亦收编出列。为卫将军大营将校。
换言之,今青州牧刘岱,兖州牧刘繇,皆为陶丘洪所举。
先前欺曹操,初来乍到。不知短长深浅。故朱门大姓,盘根错节,休戚与共。饶是五色棒杀权臣之曹孟德,亦不敢妄动分毫。
各自落座,宾主尽欢。
“闻,乃赴林虑山中。”
张邈笑道:“先来见过孟德,再去太师府不迟。”
事已至此,陈宫干脆明言:“明公当知,兖州不比蓟国,一片泽薮,高山而起。其国多荒地,其人多流民。并无豪强,更无世家掣肘。且蓟王光融天下,明以照奸。少复祖爵,先帝又许‘便宜行事’之权。一金辨民气,君臣共勠力。足积二十载,才有本日之大治。兖州百万之众,皆久居故乡。视明公如异客者,何其多也。所谓‘客随主便’,岂能‘越俎代庖’。”
听其言,曹操这便觉悟:“莫非孟卓,尚未受命。”
此乃蓟国报馆丞陈琳,《为王檄京师》,檄文中名言。刊印《朝闻日报》,而广为传播。
“岂不闻‘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国)同声’。”
曹操代替张济,拜为卫将军。具有开府之权。比起先前一州之牧,气象何止万千。麾部属吏,各有晋升。
见曹操无语。张邈又劝道:“此次太师所辟,除我以外,另有陈留边让、平原陶丘洪。重用关东士林之意,何必多言。太师既总朝政,太师之意,便是天子之意。孟德初居高位,需谨言慎行,断不成尽情。为人诟病,因小失大。”
见机一到。张邈以亲信之言相劝:“孟德当知。先前子许(卫兹)多次相邀不至,只因不肯裹挟兖州士林与孟德之争。”
今,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后顾无忧。
更有刘三墩,坠下五丈桑。窜改汗青。
“孟卓此来,必有见教。”曹操捧杯相邀。
陶丘洪,驰名于世,以漂亮为掉队冠盖。其报酬州吏时,曾荐刘繇,举为茂才。刺史曰:“前年举公山(刘岱),何如复举正礼(刘繇)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亦可乎!”
不出所料。本朝公府徵辟,先为府吏,再出为朝官。几为常例。如此,所辟之人,遂成“门下故吏”。四世以后,遍及天下。皆为翅膀。
把臂共入阁房。
陈宫目视荀彧,眼中别有深意:“党人皆镐素,为党魁送丧。”
张邈亦拜:“孟德知返,某亦心安。”
曹操大喜。仓猝迎入府中。
“或为长史。”张邈答曰。
“党魁归葬那边?”
“太师重用士族,亦是必定之选。”程立实无不测。
陈宫答曰:“蓟王传檄而定,正重筑京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