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刺史部,九真并日南二郡,地区狭而长。二郡,沿后代“中南半岛”海岸排设。正因海运发财。汉军渡海而来,造港建城,筑路屯田。占有富庶远洋平原,农耕传世。而中南半岛,本地多高山密林,各处毒虫瘴气。无从逆进。因此中南半岛泛博本地地区,皆游离于大汉以外。时称“徼外”,民称“徼外夷”。稍后又称“化外”,其民称“野人”,或“野民”。合称“化外野民”。
女官迎入灵辉殿,门下督郑泰,轩下相迎。
莫非说。所谓“三方权势”,乃以王芬为首,于吉等人暗中互助。
“见过郑公。”陈逸亦回礼。
宋朱紫考虑言道:“南阳许攸,今为大将军长史。沛国周旌,过后不知所踪,传闻已死于乱军当中。而汝南陈逸,但是夫君同门师弟,前太傅‘三君’陈蕃之子,国之上计令。”
“谢主公。”陈逸起家落座。恩师为其取表字,少安。其意不言自明。
“当是如此。”刘备悄悄点头:“遐想当年,陈逸化名陈奔,避入楼桑。后与为夫同拜在恩师门下,寒暑易节,已近二十载。为夫实难信赖,陈逸会背主谋逆。”
细看四海令左慈密报。蓟王言道:“王芬之事,牵涉甚广。先帝虽将来往文书,付之一炬,死无对证。然左翁却从张修口中,得知南阳许攸、沛国周旌及汝南陈逸,三人之名。”
陈逸觉得,蓟王乃问上计之事,故不敢怠慢,草草清算,便安车入宫。二千石高官,安车驷马。悬上计令琉璃车牌。宫门绣衣吏,确认无误,随即放行。
“也罢。”当断不竭,反受其乱:“诏上计令,入宫赴宴。”
蓟国巨舰,水上坞堡。深切不毛之地,泊于岸边。白日下船探险,筑高墙障壁,采果蔬、狩野兽,督造港津。夜晚登船,饱食熟睡,挹娄庐士,居高守备,安然无虞。如这天夜并进,待港津初成,后续船队源源不竭,运来职员辎重,构造诸器。再大兴土木,扩建港城。迁入汉化蛮夷并岛夷驻守。再互市结好邻近野人,筑路连通各港城。沿途设烽堠、坞堡。十里一亭,百里一县,并县为郡,合郡成州。沿纵横水路,精密豆割,将化外野地,悉数归于汉治。而后广开黉舍,传播汉风汉仪,汉文汉话。待汉俗深切民气,野民皆为汉人无疑。
“请。”陈逸除鞋入殿。只见大殿空旷,方知乃是私宴。
见陈逸所知寥寥,未曾裹挟此中。蓟王遂放心。
少时初上夜课,恩师便奉告刘备,中原西高东低。益州南中诸郡,据阵势之高,若能逆流(兰沧水)东下。再令九真并日南二郡,逆流西进。如此东西并进,各择河川麋集,诸水交叉处筑港,再沿枝津深切。东西相连,南北扩进。迁徙流民,驯化野人,纳中南半岛,指日可待。
乐姬轻歌曼舞。主臣举杯对饮,大殿当中,其乐融融。酒过三巡,陈逸落杯相问:“主公但是为,王芬之事。”
“恰是于神仙,座下首徒。”陈逸答曰。
不急。先收西南夷、百越、百濮。纳三南入怀,再顺下中南半岛,连通身毒。而后水路并进,蓟王兵出葱岭,测量寰宇。
四夷皆以汉化为荣。蓟王光融天下,又岂不成人之美。
“仲秋之月,案户比民”。蓟国千里国土,二十七县,千万百姓。如何能比及八月。上计署已提早三月,令各县上报汇总。户籍民数、圩田数量、钱谷入出、乃至“盗贼”多寡,每户人丁、姓名、春秋、籍贯、身份、边幅、财产、债务、犯法记录等,皆需年年更新。先前多用竹简木牍,今皆换成书册集簿,照顾便利,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