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好。”刘备遂与世人入城。
略阳道,即为陇关道。
不知闻此高论,陛下当时是何种表情。
刘陶早已笃定。二百年鼎祚将尽。能三兴汉室者,必是蓟王刘备。
“下官等,拜见辅汉大将军。”见他颇多墨客意气,想想还是算了。
宋枭其人,刘备亦有耳闻。
时,继任凉州刺史,陛下曾当庭问计:
刘备本想劈面笑问:《孝经》习的如何?
唉……
今汉初年,为平隗嚣兵变,中郎将来歙,曾由番须口,又向西新辟一道,“径至略阳”,称“略阳道”。
四百年来,西羌不竭东迁,融入大汉。虽时有背叛,却亦常为帝国所用。
无独占偶。年初,有侍中向栩进言: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毁灭。
高祖二年(前205年),分汧县,置隃麋县,以城东周朝名泽“隃麋泽”而得名。今汉初更“隃”作“渝”。建武四年(28年),光武帝封耿况为渝麇侯,设相主政,今为侯国。
宋枭起家为刘备举荐:“此乃烈候三世孙,当今渝麇侯。”
其走向为:东起长安,经雍县,沿千水河谷西北行,经上关、阳城、番须,逾陇山,涉犊奴水,过张绵驿,西去略阳,或从雍、固关、略阳至天水。
听闻辅汉大建军,蓟王刘备雄师到达。新任凉州刺史宋枭,与隃麋侯各领麾下家臣,出十里相迎。
少时,黄盖曾向刘备进言:“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可当中国百万之众”。
隃麋侯国,已传五代,城池坚毅,民气归附。兵败后,新任凉州刺史亦屯兵于此。静候刘备雄师到达。
真可谓雄关一座。
峡谷孔道狭长,不便布阵。雄关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刘备虽有麴氏先登,可若冒然强攻,丧失必大。智者不为。
忽人群中有一大汉。身长八尺馀,身材洪大,面鼻雄异。心知必是豪杰。刘备这便问道:“此何人也?”
前汉时,留侯亦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上风,劝说高祖定都关中。
宋建领麾下并数部羌渠,屯守此关。不下数万之众。
陇县在陇关西,刘备雄师三今后,到达渝麋侯国。
标兵来报。大震关虎踞陇山之巅。西坡峻峭,四周山峦樊篱。群峰之间,独一条狭小峡谷,可达关隘。自先秦时,便是贯穿东西的交通要道,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话换成东羌,亦是一样。
凉州乱局该当如何?
爱恨清楚,利落勇敢。称心恩仇,正如蓟王这般。
前有向栩,后有宋枭,朝中无人可用,竟到了此等境地。
此城距长安不到五百里。若一起疾行,二日可达,刘备却走了三日,足见不疾不徐。
宋枭苦笑:“幸得寿成依险下寨,阻贼军于陇山当中。不然,下官在西凉一地,竟无立锥之地也。”
只想着让百姓知大义荣辱。却未曾虑及,百姓只要“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连饭都吃不饱,还强与饥肠辘辘的凉州羌胡,谈礼节荣辱。不是找死吗。
至于那些心胸叵测,趁火打劫的乱世奸雄,蓟王割头进侯的童谚,可从未消逝。
明以照奸是行高薪养廉的前提。仁政治国的前提,便是强权。
一眼扫过。
刘备这便上马搀扶:“诸位免礼。”
只可惜王莽篡汉,天下逆乱,乃相称中大地饱受苛虐,赤野千里。今汉定都洛阳,未及疗摄生息,羌乱复兴。羌人不竭东迁,胡人接连南下。北、南、西,三向挤压。为大局计,故朝堂才不准西凉汉人东迁,且对关东大族西迁,多行听任。平原麴氏出亡西平,成本地大姓。便是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