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餐美酒,便有多种。
右相对曰:“回禀主公。今大辽水疏浚期近,水运之利当显。特别辎重粮草,可经万石大舡,直输塞北。故高车与扶余,皆欲在其上游枝津,构筑港津。”
然千石河船,亦一里一钱。于牧民而言。单僦费一项,便节流很多。
“高车,扶余,皆欲筑港那边。”蓟王笑问。
衣食住行,庇护备至。
群妃皆在,蓟王唯称王后。余下皆省。大汉乃分餐制。“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便是时人,平生所愿。配享王庙,归葬王陵。乃为人臣之道。
“此事易耳。命扶余、高车,对岸筑港。各得其利。”蓟王言道:“先筑此港,二国共用。筑毕,再各筑新港不迟。”
扶余只筑此岸,空置此岸。是为顾此失彼也。
谚曰:“兔子不食窝边草”。
古往今来,为人父者。可比肩夫君者,能有几人?
待觉悟,已覆水难收。正不知该如何挽救。
如稻(米)酒、黍酒、秫酒、蔗酒、蒲桃酒、挏马酒等。又如椒酒、柏酒、桂酒、菊酒、兰英酒等。上品美酒,多取隽誉。如春醴、秋酿、冬酸、甘酒、香酒、金浆醪等。亦有产地定名,如宜城醪、苍梧清、中山冬酿、酃绿、酂白、白薄等。
中书令赵娥,遂命人取来幽州北境山川地形图。标注二港地点。
“并无不成。”蓟王观后言道:“扶余心忧港跨两岸,窃据高车国境。”比方阳渠双市。凡河港,多两岸对建。高低通行,方能最大运力。若遇二水枝分,三叉水口,更助运力。
塞外牛羊不吃塞上草。看似笑谭,实则当真如此。
秦后尚且如此,更别说甘后其人。
恰是三墩劈面。
自蓟国因水而兴。塞外草原,赢利丰富。如青储饲料,此等既重又便宜之物,若以车马运送:车载二十五斛,僦费一里一钱。破钞可想而知。故于僦车而言,“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运费太贵。
“尚未筑成。”甯贵妃脱口而出。
却见。蓟王笑容如初见。
待人去殿空。少府女官,撤去席位。收物拾遗。而后携宫人打扫大殿。薰香通风。以待下次朝会。此亦是宫人之平常。
“喏。”右相佩服。扶余本求割地。然蓟王却命二家,共筑一港。泾渭清楚,乃免灾辟祸之道也。因鸿沟不清,而两邦反目。古往今来,不堪列举。
“高车筑港于饶乐水并乌侯秦水口(通辽)。扶余欲筑于南苏水口(双辽)。”右相奏曰。南苏水,乃后代东辽河。《汉书·地理志》载,高句骊“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即此。
《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后指明主,勤于政事。
扶余乃属国,附属辅汉幕府。本应归于幕丞所辖。然扶余毕竟北疆大国。且先前刘备攻略半岛,迁扶余四加南下,又在半岛之上,立苍海郡。扶余四加,今皆为蓟人。与故国千丝万缕,断难割舍。故不成等闲视之。
“主公明见。扶余正有此虑。”右相奏对。
故之于明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缺一不成。
犬橇大行其道,亦事出有因。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扶余属国,年年遣使奉献,今季特别多,蓟王回赠亦足丰富。然必有所求。
先帝好驴,乃至驴同马价。
“扶余王何所求。”蓟王居高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