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臣有序,长幼有别。二位太皇不定归期,自不成勉强。且兖州四战之地,摆布皆虎视。更加宫禁远未造毕。此时回朝,确显火急。不成强为。
“蒙天子赐九锡之二。逢二宫太皇未归。宜当上表,求赐大婚。”王太后所言,乃甘夫人所盼。
故先受后娶。明示天下也。
“妾,实无贰言。”甘夫民气如鹿撞,险至失语。
“当在汉中。”封君达答曰。
日思夜想,缠绵悱恻。求之而不成得。不料本日成真。
“王太后何意?”何苗不解。赵忠、何苗二人,自主持甘泉宫营建,非常上心。无事不离半步。
再改革毕的北宫。椒风殿、凤凰殿、发越殿,左、中、右,居四五六重。
既定出身,又纳仙门。甘后,裹挟好处之大,何人敢小觑。
如此,蓟王三后,公孙王后,统人望;秦后,御地望;甘后,执天望。三才齐聚,大利家国。
“王允王佐之才,曹操治世能臣。无外戚黄门掣肘,陛下当可放心。待元服亲政,必四海克定,切莫心急。”毕竟亲手哺养。董太皇对董侯,甚是体贴。谆谆善诱,暗自警告。权臣当道,宜当缓缓图之。急于亲政,取祸之道。合肥侯并史侯二废帝,便是前车之鉴。
“西州张姜子。”封君达言道。
何苗一声慨叹:“太后善心远虑。我等凡俗之人,远不及也。”
“妾,实无贰言。”甘夫人,喜极而泣。
如前所说。蓟王宫,七重错落,一里之回。北宫大殿,皆三重。蓟王合欢殿,居正中,据五六七重。顶阁瑞麟。凤凰殿、椒风殿,一右一左,居四五六重。七妃安处殿,慧妃常宁殿,居三四五重。马朱紫蕙草殿,安朱紫无极殿,并吴房君,茝若朱紫华妁所居茝若殿,据二三四重。馆多二重,舍为一重。
王太后此时行事,正当时宜。
“夫人免礼。”王太后撤帘相见:“请坐。”而非“赐座”,足见礼遇。
“然也。”封君达又道:“自幼削发,修行山野。数年前偶遇,惊为天人。”能被封君达称为“天人”,必定仙姿佚貌,佳冶窈窕。
甘始亦觉悟:“夫人,入我门墙,以绝俗尘。先前各种,皆可弃也。”言下之意,入仙门,自断出身。诏告天下,毋需提及;告庙列祖,无需避讳。
叩别太皇。又顺下天梯,觐见王太后。王后、秦后、并马朱紫,齐聚帘后。省下诸多礼数。
甘夫人,这便清算表情:“敢问阿父,可有合适之选。”
“如此,某亦思有一人。”东郭延年笑道。
“甘泉宫,制非常模,耗时颇久。可先居于北宫。王上已命人,改筑‘发越殿’。”
“此次大婚,茝若朱紫华妁,同嫁。”赐婚来之不易,当多多益善。
甘夫人,自当避嫌。
“妾,实无贰言。”得蓟王家如此善待,甘夫人夙愿偿矣。
直升三重殿,拂面冷风,悠悠回神。事不宜迟。急命人召,千秋三师、赵忠、何苗,入宫相见。
“拜见(蓟)王太后、义王太后、王后、秦后。”甘夫人先施礼。举止安闲,毫无芥蒂。已与先前何后,判若两人。
“媵者何?”王太后必有此问。
便为点醒神智夫人:如何行事,方能最大得利。
“是何人也?”何苗忙问。
华妁贵为太后赐婚。先前并未参与秦汉和亲。